第三辑-摘录精华篇
经文:
【
寻念过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应说三乘。
作是思惟时,十方佛皆现,梵音慰喻我:善哉释迦文!
第一之导师,得是无上法,随诸一切佛,而用方便力;
我等亦皆得,最妙第一法,为诸众生类,分别说三乘。
少智乐小法,不自信作佛,是故以方便,分别说诸果;
虽复说三乘,但为教菩萨。
】
语译:
【这一段重颂是说:我释迦如来想到这个地方,随即又忆念起过去诸佛度化众生时所施行的种种方便善巧的力量;而今我释迦如来所得到的实相智慧及出离解脱之道,也应该如同诸佛如来一样,为众生宣说三乘菩提。
当我作这样的思惟时,十方世界诸佛全都示现,以清净的音声来劝慰勉励我说:非常好啊!释迦文佛!你是三界第一之导师,证得无上正等菩提妙法,如今也将随同诸佛一样,以方便善巧的力量来为众生说法;我们十方世界一切诸佛也和你一样,证得最胜妙第一无上的佛菩提法,也都是为了所有不同根性的众生种类,而分别演说三乘菩提。
智慧少的人只会爱乐小法,没有办法相信自己将来可以成佛,由于这样的缘故要运用种种方便善巧,为众生详细分别演说声闻菩提及大乘菩提的种种果位;虽然也都同样是说三乘菩提,但说法之目的其实都是为了要教化菩萨们。】
讲义:这里面当然还是有一些内容要加以分辨。释迦如来说当时想要入于涅槃的时候,随即又忆念过去诸佛是如何度化众生的,然后就观察到诸佛有一转法轮,有二转法轮,也有三转法轮的不同。如果不是纯一清净佛土的话,都不会是一转法轮。那么,诸位想一想说:“在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是一转法轮还是三转法轮?”是三转法轮吗?诸位有没有详细读过《观无量寿佛经》?在《观无量寿佛经》里面有三辈九品:上辈都是大心善心的菩萨们所往生,下辈三品则是造作恶业的人,但是心性都有菩萨性,是这样的人往生。也就是说,下辈三品生的人也都是有菩萨性,但是他们造了恶业,而且那个恶业还不小,这样的人才会是下辈三品生的人。
所以如果有人告诉你说:“我只要能够下品下生,就很满足了。”就表示他不懂《观经》,那你应该指点他一下:“请问你有没有杀人、放火、诈欺、掳掠,有没有?”他如果说没有,你就告诉他:“那你没有资格下品往生。”因为下品往生是五逆十恶那一些无恶不造的人,虽然那一些人仍然是有菩萨性的人。那他就只剩下中辈三品生了,中辈三品生的人是因为他们属于声闻种姓,所以往生到极乐世界去的时候,最高果位是阿罗汉,不像上辈三品生人有初地乃至诸地。中辈三品生人最高就只是阿罗汉果,没有证得佛菩提果的人;可是你们有没有看到记载说,中辈三品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闻佛说法成为阿罗汉以后入了涅槃?一句也没有,这表示什么?这表示 阿弥陀佛也是要为他们讲大乘法,要使他们转入大乘法中。
阿弥陀佛有没有直接为他们讲二乘菩提?当然是中辈三品生人。有没有?你说有也行,说无也行。《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不是讲了吗:那八功德水寻树上下,演说苦、空、无我、无常。然后还讲什么?讲六波罗蜜、三十七道品。那表示是合在一起讲的,不是单讲二乘菩提。那么这样子,极乐世界是唯一佛乘还是宣演三乘菩提?(有人答:唯一佛乘。)对嘛!因为如果是讲三乘菩提,那么生到那里成为阿罗汉(中辈三品往生到那里就会成为阿罗汉),马上就要入灭了;可是《阿弥陀经》里并没有说谁入无余涅槃啊!这就表示,那是纯一清净世界,才可以这样。
若是还没有离开莲苞,还住在莲花宫殿里面的中辈中生、中辈下生、上辈中生、上辈下生的人;因为那个宫殿莲苞里面,其实就是一个方圆五百里的一座莲苞大宫殿;那里面很宽广,你不要说那个莲华那么小,那里面是方圆五百里。由于他们的心性还不足以修学唯一佛乘,在这以前就让他们住在那里面享受,才能安住下来;因为方圆五百里真的好广阔,里面应有尽有,让他们去享受。享受到他厌腻了就说:“我一天到晚在听苦、空、无我、无常,也在这边享受,好像没什么意思吧!”终于下定决心,想要好好努力学习了,当他们心得决定的时候莲华就开敷了,所以随即见到 阿弥陀佛或者见到二位大菩萨,或者见到化佛、化菩萨,就可以开始修学唯一佛乘。
但,如果是像我们这种五浊恶世,在十方虚空中有无量无边的世界,像我们这样的五浊恶世的世间非常多,全都必须要宣讲三乘菩提,次第“转法轮”以后众生才能相应于唯一佛乘。既是三乘菩提,就可以分为二转法轮或分为三转法轮的方式了。如果是二转法轮,那就先讲声闻、缘觉菩提,然后接着第二转法轮就讲般若与种智。如果是三转法轮,就像 释迦牟尼佛这样,初转法轮讲二乘菩提让大众证得解脱果;然后大乘菩提分为二个阶段,帮大阿罗汉们证悟以及进入初地,也就是第二转法轮专讲般若;于是在初转法轮再转到第二转法轮的大阿罗汉们证悟后已经入地了,再来第三转法轮讲十度波罗蜜多。
在第三转法轮一开始时就有一些私底下的授记了:你们这些阿罗汉们,谁将来如何成佛,多少时间以后成佛,佛名是什么,佛世界名为什么,有多少声闻弟子,多少菩萨弟子,然后正法住世多久,像法多久,末法多久,就开始有一些授记了。因为只要一入地时就可以授记了,当他们有能力入地了,教导他们如何入地以后就可以授记了;这是因为不会再改变了,他们那个善业的势力、净业的势力都已经确定不会再被改变了,然后讲完一切种智等唯识增上慧学以后,再整合于《无量义经》之中,这就是《法华经》可以宣讲的缘起,所以诸佛都会讲《法华经》的。
因此初转法轮完了,释迦牟尼佛度得一千二百五十位大阿罗汉,这些大阿罗汉们除了定性声闻大约五十位以外,全都是菩萨,那个时候就得回小向大,开始教导他们如何迈向成佛境界的次第。因此,三转法轮最后阶段,就讲《无量义经》。《无量义经》是说有一个法,而这一个法是具有无量义的,这就是《无量义经》的道理。大家听了有印象,然后心里面想:“像这样的法,我应该证啊!因为这个法具有无量义啊!”这一些大阿罗汉座下的许多阿罗汉们有这样的心了,当然得要开始讲《法华经》了。
这意思就是说,如果以唯一佛乘,也就是以在纯一清净世界弘法的方式,拿来在五浊恶世里面直接开讲,众生听了就想:“三大阿僧祇劫以后才能成佛,我一世不过就短短百年,我能相信吗?”就算是将来人寿长了,说可以有八万四千岁好了,人们也会想:“我八万四千年是不可能成佛的,因为要三大阿僧祇劫;那么三大阿僧祇劫以后佛陀您在哪里,我不知道,而我这一世八万年一转眼就过去了,还是不能成佛,那我要如何相信您所说的呢?”所以,这就必须要让大家了解 佛所说法是不诳语、如实语,那该怎么办?当然要先让众生可以解脱生死苦恼。因此,菩萨们固然要诃责自了汉,骂他们一天到晚只想要了生脱死、不愿乘愿再来人间。然而,假使你不能够让众生先证实解脱生死的事是确实可以达成的,那么众生要如何相信这个佛菩提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就的道理呢?众生当然无法信受。所以,看到过去诸佛以方便力所行的弘化之道,也观察了当时的五浊众生,当然就知道如今自己所证得的无上菩提是应该分为三乘法,来为众生广作分别、细加演说,所以说:“我今所得道,亦应说三乘。”
那么,作了这样的思惟时,十方佛当然就现前加以赞成。这就好像有十个兄弟,这老大、老二、老三,他们公司都已经在各地成立,营运很成功了,然后老四也在另一地开了一家公司,同样准备要大展鸿图了。那请问:前面三位兄长该不该来庆贺?当然来呵!乃至老五一直到老么终于也成长了,也出来建立一个事业了,那前面九个哥哥当然都要来庆贺,当然也要说:“唉呀!你终于也有能力建立这么一家大企业了。你啊!应该像我们一样啊!我们也是按部就班来发展啊!所以你真的有智慧,跟我们一样准备要按部就班来进行了。”这是一样的道理嘛!
总不可能说公司一设立,同时在世界各国设立分公司,一定要依着顺序来。所以十方诸佛都现前,以清净音声来慰勉劝喻 释迦如来说:“非常的好啊!释迦文佛!你是三界中至高无上的导师,得到这个无上菩提胜妙之法,也准备要随同一切诸佛一样,用方便善巧的力量;我们也都跟你释迦文佛一样,得到了最胜妙的第一无上佛菩提法,我们也都为不同种性根器的众生,详细分别演说了三乘菩提。然而智慧很少的人、智慧不广大的人,都是爱乐小法,无法承受胜妙广大之法,都不可能自己有能力相信未来一样可以作佛,所以我们也都因为这个缘故而以种种方便善巧,分别细说各种果位。”这当然就会牵涉到二乘菩提的四向五果了,也就是说,有初果向、二果向、三果向与四果向,也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加上辟支佛果,这就是四向五果。然而这只是二乘菩提的果位,还有佛菩提,也就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还加上等觉与妙觉,菩萨所证的是这五十二个果位。
诸佛又说:“我们虽然也都同样是宣说三乘菩提之法,其实目的还是为了教化菩萨们。”这意思就是说,诸佛降生于世间弘法度众的目的,不是为了把声闻缘觉小法送给众生,而是为了要把最胜妙的佛菩提来教化众生,期望众生将来都和自己一样,可以获得无上胜妙的智慧,获得无边广大的功德,这才是诸佛示现于人间的目的。所以虽然讲三乘菩提,目的还是在教化菩萨,不是为了想要度人成阿罗汉而来人间的,当然都是唯一佛乘。
![](https://img.haomeiwen.com/i2935253/74119f81323b7e95.gif)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