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一个人十件事,而只写一件事,容易成功。只知道一件就写十件,很难写出人物来。
—— 老舍
如何刻画人物形象?
说到如何刻画人物形象,我便想起了喜欢看的一档综艺——《演员的诞生》。其实,写人的技巧和演戏有共通之处——对人物进行准确理解和把握。
作为一个演员,若是对人物角色理解不到位,就会使观众出戏;而作为一个写作者,若是对人物了解的不透彻,写出来的人物就难以让读者印象深刻。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性格特征,人物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能够表现他们不同的性格与生活经验。老舍说知道一个人十件事,而只写一件事,容易成功。只知道一件就写十件,很难写出人物来。
就像演员,若只是记住几句台词,必然不能获得闻声知人的效果,即便演了,也会被说演得不像,演技差。所以,有些演员为了进入某个角色,演好某个角色,会做出譬如去体验特定角色的生活之类的努力。因为人物的全部生活决定他在舞台上怎么说那几句词。
写作也一样,假若对人物只知道他一个故事,或对其全无所知,是无法创作出有骨有肉的人物来的。所以,我们要想写好一个人物,就要先去生活,先去认识人物。比如一个快人快语的人,要知道他是怎样快法,就要考虑到人物的思想,感情等方面。在特定时间、地点、情节下,人物说话快,思想也快,这是甲的性格;但若只是口齿快,思想不快,便不是甲。即便李逵、武松、鲁智深等都是农民革命英雄,性格有相近之处,但却并不相同,李逵之所以是李逵,是因为李逵有李逵自身的特点。
简而言之,对一个人了解越深,你写出来的人物就越能立得住。这时候,可能有人会说了,我想象力很丰富,我自己就能分裂出很多性格的人物,没必要去找个人研究他吧。况且像一些革命先烈,比如,刘胡兰、黄继光,我能去实实在在地了解他们吗?也不现实啊。
图片 via 网络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有时候确实需要我们发挥想像力,但想像的基础,一定还是建立在生活中类似人物之上的。
你无从得知一些过往的英雄人物说过什么话,做过哪些事儿,但你又想在你的作品中刻画一个义薄云天的英雄形象,那么,你肯定不会以一个见利忘义的小人为原型,而是会去看一看类似于某某的英雄人物都有哪些特征,有哪些经历,都会做些什么事等等。(如果当下有这样类似的英雄形象,则更好)
然后,即便是适当地夸张也好,神话也罢,但总能够“组合”出来一个可以让人一看就觉得“没错,这个英雄就该是这个样”,而不是仅靠着自己的想象,肆意“杜撰”一个人物出来安在某个英雄的头上。那样,读者自然是不相信那个人物存在的,说不定还会抱怨一句“什么乱七八糟的”弃卷而去。
总之,人,是故事的主人。是什么样的人,便应该会做什么样的事,说什么样的话。因此,只有熟悉一个人,我们才能形象地、生动地、恰如其分地写出这个人做了什么事,为什么做这件事的是这样一个人,说了什么话,为什么说这些话的是这样一个人。如若不能洞悉其中的人物,那么,定然写不好或写不出人物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