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儒家治国

儒家治国

作者: 云树滕梓祥 | 来源:发表于2018-03-11 14:08 被阅读0次

相传大禹建立夏朝之后,用天下九牧进贡之金铸成九鼎。九鼎由全国的能工巧匠铸成,每鼎刻有一州的山川形胜,物产风物,象征着大夏王朝天下归心。从此九州成为中国的代称,“定鼎”成为一统天下的象征。

后来,夏朝最后一个国君桀无道,商汤灭之,鼎归于商。商朝最后一个国君纣王荒淫无道,周武王灭之,鼎归于周。周武王灭商不久后病逝,周成王既位,周公旦营造雒邑,将九鼎迁至该城,周成王亲自主持祭礼,将九鼎安放在太庙之中。

四百年后,周室衰落,周平王东迁洛邑,各诸侯争做霸主,春秋时代开始。南方的楚国在周朝建立之初,始封子爵,是贵族中最低档次,楚国不服,有不臣之心。经过数百年励精图治,逐一消灭汉水流域各国,向北进军。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北上,消灭了一个叫陆浑之戎的少数民族,进抵洛水,在洛水之滨举行盛大的阅兵式。楚王阅兵的消息传到洛邑,周王室大为恐慌,周大夫王孙满请求慰劳楚王,以观其动静,周王许之。

王孙满素有贤德之名,见楚王,致天子劳师之意,楚庄王劈头就问:“九鼎在周,其大小轻重如何?”王孙满一听,知其有灭周之心。从容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大禹有德,各方朝贡,献金九牧,以铸九鼎。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成王定鼎于郏 (洛邑),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受命于天。周德虽哀,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王孙满回答“在德不在鼎”,说明了中国传统对政权合法性的定义,那就是有德才能定鼎天下。

鼎卦说明了一点,统治者必须服务人民,人民拥戴之,统治者才能享受美食,也就是江山带来的利益。鼎卦彖辞曰:“木上有火,君子以正位凝命。”正位者,端坐于位置上,不可越位,凝命者,履行天的使命也。天之使命即是王道仁政,与民同乐。

鼎以三足为主,所以,我们说“三足鼎立。”此三足就是经济、道德、制度。经济不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能保证,社会秩序不稳定;经济发展了,人民没有道德,就会寡廉鲜耻、唯利是图,所有的人都会觉得不安全。

孔子老人家刚到卫国,卫国处于中原核心地带,人口众多,孔子不由得感慨,“人口真多呀。”他的学生樊迟为他驾车,不失时机的发问:“人口多了怎么办?”孔子回答:“让他们富裕起来。”樊迟又问:“富裕起来了又怎么办?”孔子回答,“教育他们,使他们懂得礼和仁爱的道理。”

有了财富和道德还是不够,因为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讲道德,不能排除有人铤而走险,获取利益,因此,还必须有制度。制度的作用,一是保证每个人求取财富和名位有规矩可依;二是对错误的行为进行必要的处罚,以警效尤。

经济、道德、制度三位一体,就如鼎有三足,一足不可或缺,这是我们在二十一世纪吸收儒家文化治国理政思想资源所应尤为注意的。

相关文章

  • 儒家治国

    相传大禹建立夏朝之后,用天下九牧进贡之金铸成九鼎。九鼎由全国的能工巧匠铸成,每鼎刻有一州的山川形胜,物产风物,象征...

  • 厚朴行思之近似中体西用

    儒家之用于治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治国者也多被说是阳儒阴法。但是儒家突出了个人修养因素在待人处事、治国理政方面的作...

  • 韩非子 儒家墨家都是糊涂蛋

    中国传统的治国理念,主要是儒家和法家。儒家的理念是以德治国,孔子曾经曰过:“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王阳明——明代异端心法大家

    明代在朱元璋创立之后,一直遵从儒家作为统治国家的正统思想。强化儒家思想中的“家天下”、“齐家治国”这样的大政府小国...

  • 儒家的责任

    儒家是有责任的一个学派,它的主张是经世致用,因此很看重现实人生。儒家以治国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 ...

  • 儒家的悖论

    说到儒家的理想,或是说起儒家,不管你对儒家经典熟不熟。你总能说出儒家的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 儒家思想诞生于...

  • 第113回 盐铁令后酒类专卖 情报误李陵被灭族|大汉雄风|通鉴

    汉武帝虽然用儒家思想治国,但更喜欢以法治国。但他的依法治国,更多地却是严刑峻法,喜欢任用执法严苛的官吏。各郡、国的...

  • 忠以为国,孝以为家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本是儒家内圣外王的代表思想,其中修身是前提条件,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最终目的。我觉得这种...

  • 小知识,五感六识,跳不过去的难题

    儒家正身、佛家静心、道家执念。这是儒释道三家修行的根本。 儒家以”正身“为方法,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儒家

    中国以儒家治国,所以表面上要呈现出儒家的样子才会获得众人的心,所以以前的人为什么会一副那个儒家书生的样子。 而现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儒家治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wqw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