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沉淀 原创
今天要分享的这个话题,对我来说有点沉重且重要,因为在我的日常生活里,经常发生,它就像是存在于我心里的一堵墙。
我时常觉得某些东西被阻断,却不知其真正的原因,某些莫名的愤怒被压制着,想发泄却找不到对象,不知要把拳头砸向哪里?
有时候不得不借助于发脾气来泄愤,可总是被冠上莫名其妙、无理取闹的罪名,但我真的被这种感觉逼的难受。
前几天在公园,遇见一位宝妈,他的儿子特别爱哭,爱发脾气,生气时会把手里的玩具摔在地上,和别的小朋友稍微有点冲突,就会出手打人。
宝妈给我聊起这些事,特别地担忧,明年该入幼儿园了,害怕孩子在学校适应不了;害怕和别的小朋友不能和平相处;儿子也特别粘着妈妈,不知道一旦和妈妈分开那么长时间,会怎么过?
所以他给儿子报了早教班,是为了提前让儿子适应幼儿园环境。生活里也在时不时训练儿子讲道理守规则。
图片来源于网络可能是她告诉我了这些的原因,那个上午我特意留意了一下他的儿子,他一上午哭了好几次,估计也没多少时间能够好好的玩。
我发现一有小朋友接近他儿子,宝妈就开始紧张地盯着。不停嘱咐着儿子要排队、谦让。可能她不说,他儿子也都懂,但是,妈妈这样说了之后,孩子就开始有点不对劲了。
如果手里正在玩汽车,听了妈妈的话,玩汽车的力道就会稍稍加重,如果妈妈再说,慢慢就会演变成,把汽车狠狠砸下来的那种玩。
这时候妈妈就会冲过去,严厉地批评他:“车子摔坏了你还玩不玩?……”孩子立马就不开心啦。
玩了一上午,我深深记住了宝妈说过的话:“孩子这时候就要给他立规矩,不管他,长大了那还了得,养成了坏习惯,到时候,搬都搬不过来。”
宝妈说的这些话,我以前特别的认同,就是现在,我也不觉得它错。但是,她说话时的样子。骄傲、坚定,没有一点可回旋的余地,那种坚持和要维护点什么的感觉,让我觉得特别不舒服。
以至于这事过去了好几天,我都一直忘不了她说话的那个样子。直到今天早上,我忽然意识到,她的样子让我好熟悉,生活里有个人也经常这样对待我,我也理所当然地用它来对待我的孩子。
记忆深处,一直有个场景,我忘记了发生了什么事,妈妈在我面前说了一大堆,声调越来越高。
我什么都没听进去,就觉得好难受,我哭了,眼泪啪啪往下掉。后来,妈妈说:“我这是在教你道理,又没骂你,你哭什么?”
她不耐烦地说:“好了,好了,别哭了,好好想想我说的话”。我頓时更加的难过,特别窝火,因为惧怕,也只能全力忍住不哭,心却像死了一般,不再有什么期待。
李雪老师说,规则和道理都是没有温度的,我们在给孩子讲道理时,要和感受结合在一起,有爱的流动,否则,这些道理就会变得冷冰冰。如果只是单纯地说教,或者是指责,人的精神和肉体就会分离,这是一种很难受的体验。
这样纠正的习惯,孩子也还会再犯。甚至,发生的次数多了,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你越反对什么,他就越会那样去做,以此来对抗家长。
我见过一位奶奶,她的小孙子在和别的小朋友抢玩具时,顺势用嘴巴咬人,奶奶就用手挡住对方,小孙子带着恨意,在奶奶的手上深深地咬了一口。
奶奶也并没有生气,她搂住哭闹的孩子,等孩子哭声渐小。她放开孩子说,我知道,你想要玩具。去别人手里抢东西,抢不过就咬人,这都不对,你还有别的方法可以去试。但是不能动手抢,也不能咬人。
她把自己的手伸过来,让宝宝看咬过的地方,红肿一片,两排清晰的牙印。宝宝看了一会,用手揉一揉咬过的地方,低下头在那上面,亲了一口。
后来,又用手指粘着自己的口水,在伤口处抚抹。可能他受伤时,奶奶也是这样给他减轻痛苦的。
那一刻,我觉得孩子是理解了,为什么奶奶说不能咬人。因为,咬了人,别人会很疼。这样的教育, 既能尊重自己的感受,也能体验别人的感受,在自尊与尊重他人之间,自然形成让彼此都舒服的界限。 没有打骂和说教,却令人印象深刻。
孩子与社会的关系,就是与父母关系的投影,现实社会是温暖还是残酷,不取决于社会本身,而取决于父母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亲子关系的真相,创造了世界的真相。
我们与社会的关系,不过是一次一次地重复体验童年熟悉的感觉
本文有《当我遇见一个人》,态度:放下评判,全然看见,章节里的一部分引发的思考。
《当我遇见一个人》更多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