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的时候,很多学生都喜欢自主一点,想听就听,不想听就自己做题。有时候,觉得老师讲得太无聊,听不懂,就干脆做自己的事情去了。因而,很多年轻老师上课的时候,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讲台上,老师说着重点,一部分抬头听着,一部分低头写着,还有一部分发呆,一部分聊天。课堂比较松散,自由散漫。
而年长的老师的课堂,则较少出现这样的情况。大多老师讲的时候,大家都如需进食的小鸟一样,抬头听着。老师说做什么,大家集体做什么,非常整齐划一,紧张有序。
一直在思考,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课堂,什么样的课堂对学生来说收获是更大的。
毫无疑问,整齐划一的课堂,相比于自由的课堂,可以保证每个学生都得到基本的要求,也可以保证不会出现太多基本知识基本能力不过关的。
可已经会了的学生,这样整齐划一的课对他们的意义何在呢?一节课怎么样才能让所有人都有收获,又能保证他们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过关呢?又如何检验评价他们一节课的收获呢?
分层教学是一个可取的方案,但是真正实施起来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一节课时间如何分配,生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分层的题如何处理,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小组合作是一个可取的方法,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在教的过程中,理清思路,进一步巩固知识。基础较薄弱的学生,也可以分散开来,由各组负责监督帮助,能得到更多关注。当然,这是理想层面。
事实上,只要上课的主动权交出去,需要面对的就是各种不可控因素。时间不好把握,学生状态不可控,小组合作不充分等等。因而,很多时候,一节课主动权交出去之后,很快又会收回来,这种失控的感觉,控制不了局面的感觉,会让人无法适应。
如一叶扁舟在大海的波浪中上下浮沉,前路茫茫,无处凭依。可,正是这样的状态,才会有惊喜出现。或许,降低控制欲,会收获不一样的课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