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一起来读书》中国传统文化简诗
从虞世南的《蝉》,看他的丰收人生∣品诗词2

从虞世南的《蝉》,看他的丰收人生∣品诗词2

作者: 读读镇 | 来源:发表于2023-05-27 10:11 被阅读0次
读读镇.png

文 ∣ 读读镇(原创)

1. 江都,以身请代

隋朝末年的江都,三月花盛,江水潋滟,一切似乎都在为一百多年后的李白酝酿“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情感。

而此时江都宫城,却是刀光剑影,杀声四起。

寝殿内,随着最后一声呻吟,隋炀帝被兵变将士缢死。殿外,群鸟惊飞,在蔚蓝的天空奔走相告这一震惊历史的江都兵变。
这一年,是公元618年的三月。

杀完隋朝大臣,叛军将士又赶往虞府大宅,踹开了内史侍郎虞世基的大门。
怒气匆匆的士兵拖起吓软双腿的虞世基,二话不说,抡刀开斩。
此时,一位文弱儒士紧紧抱住虞世基,向兵变首领宇文化及哭诉求情,希望代兄受死,其情切切,其义凛然,令虞府大厅忽一刻戛然寂静。

这一幕以身请代的感人事迹,让世人永远记住了这位跪地求情的弟弟,他就是后来被李世民赞为身兼五绝的虞世南。

弟弟的义举没有改变宇文化及的主意,士兵手中的大刀依旧落下。作为朝中重臣,虞世基和隋朝一样,难逃历史之劫。

2. 身兼五绝存侠气

虞世南对哥哥的友悌之举,就是李世民赞誉他身兼五绝之一的“德行”(一说友悌)。唐太宗所说的五绝,即“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

正因为他身兼五绝的才华,未立开国大功的他也被唐太宗封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与李靖、魏征等将相同列。

说到五绝,不能不说说他博学的故事。
有一次,唐太宗叫虞世南写《列女传》当屏风,但虞世南身边并未带此书。《列女传》是介绍中国古代妇女的书,里面有110个妇女的故事,孟母三迁就出自于此。博闻强记的虞世南,竟仅凭记忆,一 一默写,创造了“世南暗疏之,无一字谬”的绝世奇迹。(《新唐书·虞世南传》)

如此大儒,早在李世民还是秦王之时,就被收为弘文馆十八学士。但儒雅的虞世南却是一位外柔内刚的文官,他生性耿直,刚直不阿,骨子里除了正气之外,还有一股侠气。从《结客少年场行》的诗句即可管中窥豹,初见剑气。

少年环一顾,长驱背陇头。
焰焰戈霜动,耿耿剑虹浮。

其意是少年侠气,只要君王垂顾,那就定当赴汤蹈火、义无反顾地奔赴战场,金戈铁马,挥剑如虹。这样的气势,比起李白的同名诗歌,更多一份岁月淬炼的沉雄。

或许正是这股侠气内蕴,所以师承智永和尚(王羲之七世孙)的他,书法也是笔力遒劲、外柔内刚,与欧阳询等人并称为唐初四大书家。收藏于北京故宫的《孔子庙堂碑》就是他的代表作。

3. 高洁咏《蝉》

德行高尚的虞世南,从南北朝、经隋朝、再到唐朝,历经三代为官,他对高洁品性的追求和坚守,在其《蝉》诗的托物比兴中,以清亮的蝉鸣,远传古今,与骆宾王《咏蝉》、李商隐的《蝉》并称咏蝉三绝。


唐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4. 赏析

【注释】
垂緌:指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像下垂的冠缨。
清露:清澈的露水。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只饮露水。实际是刺吸植物汁液。
流响:发出鸣叫声。
疏桐:高大的梧桐。
居高:栖息高处。
藉:凭借。

【赏析】

垂緌是古代官帽冠缨,暗喻诗人的显宦高贵身份。以清澈的露水为饮,意表高洁。状蝉鸣以“流响”二字,更带悦耳长鸣的意蕴。

高大挺拔的梧桐,本是凤凰栖落的高贵之树,有诗云“自惭不是梧桐树,安得朝阳鸣凤来。”梧桐鸣蝉,更传高洁之意。前两句托蝉,带出后两句的寄意,妙笔点睛。

同为咏蝉三绝,骆宾王的《在狱咏蝉》起笔也是以蝉比兴,患难中的骆宾王首先听到的是“西陆蝉声唱”,开篇即闻其声,内心郁积的苦闷、呐喊,不可稍等。

再看看虞世南的《蝉》,则如文质彬彬身份显赫的达官,先正正衣冠,呷一口清澈甘甜的茶,站上高高的梧桐,清清嗓子,不徐不疾,于高台处,唱出清亮之音。

不同的人生况味,开篇就跃然诗行。所以,骆宾王怨说的“露重”,虞世南却甘之为“清露”;骆宾王闻蝉表以高唱和低吟,到了虞世南这里则抒以悦耳如流的“流响”。

正如《岘佣说诗》所说,骆宾王的“露重飞难进”是患难者说,虞世南的“居高声自远”,却是清华人语。

【意译】

伸出触须
我只饮那清澈的露水
高栖挺拔的梧桐
听蝉长鸣,那悦耳之歌

身居高处
歌声自传遥远之远
无需无需
无需借秋风之力

—— END ——
本文由【读读镇】原创,未经允许,禁止复制。如需转载,请联!


读读镇.png

相关文章

  • 处暑物候观察

    诗词: 蝉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

  • 《蝉》 虞世南

  • 《蝉》虞世南

    蝉 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诗品:这是...

  • 解析虞世南的《蝉》

    话说有一日,唐太宗李世民邀请弘文馆学士们共赏海池美景,谈诗论画。 唐代创立的弘文馆是皇亲国戚及重臣们的子弟接受教育...

  • 2019-02-15

    李茂书虞世南蝉诗

  • 2019-02-15

    李茂书虞世南蝉诗

  • 《蝉》析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蝉》是唐代虞世南所作,是蝉垂下像...

  • 虞世南咏蝉

  • 蝉——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注: 垂緌(ruí)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

  • 《蝉》【唐】虞世南

    垂緌(rui)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jie)秋风。 蝉垂着帽缨一般的触角吮吸着清甜的露水,疏朗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虞世南的《蝉》,看他的丰收人生∣品诗词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wvl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