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遇到件哭笑不得的事。
两个月前看到有个心理课程很想参加,但上课时间正好碰上我比较忙,场地又暂不确定,于是去咨询了一下。对方介绍课程的各种好,我说我都知道,就是时间问题,并详细说明了情况,说如果到时上课地点离我不远就报名。
后来得知地点合适,于是果断报名,并把工作推迟到下课以后。然而就在开课前两天,举办方通知说场地临时有变,改到一个较远的地方。
找到联系人说场地太远无法参加。对方上来就是一句“我很理解你的心情”,额上顿时下来三条黑线——心想你理解啥了?然后默默做好了拉锯战的准备。
对方先是非常专业地对我共情,其标准句式是这样的:我看到你现在很(描述对方感受),因为(客观描述事情),你希望(描述对方的希望诉求)。
然后开始不停推销说课程有多难得,老师多有名气,价格多么划算,并开始给我各种建议试图帮助我克服重重困难(包括报销车费,给我发送百度地图截图,帮我计算最短路程和时间,并以举例授课老师要如何匆忙赶飞机来鼓励我要“积极面对问题”等等)。
我更愿意相信这位老师是真心诚意想帮我解决问题,只是她太迫切想表达对我的理解,以至于我说的话她一个字都没听进去。结果花了足足半小时,对方才发现原来电话那头有个会说话的大活人。我请她安静下来听我说话,并尽量简明扼要地告诉她:
我对课程、授课老师以及价格都非常了解和认可。
下课后我还有重要工作,而从上课到我工作的地方是无论如何都赶不上的。
我已有言在先,时间不允许只能下次参加。
然而这位老师竟很可爱地给我做起了心理咨询。先是唤醒我的内驱力帮我分析心理动机,然后给我灌鸡汤强化信念,企图让我排除万难甚至把工作取消去上课。各种咨询技巧专业术语听得我一脸萌比,心想能直接忽略对方想法感受去分析心理的,这得有多牛啊~
01
表达同理心也叫“共情”,亲子教育也常讲“共情”。
深圳的冬天虽然就那么几天,但冷起来却是那种阴雨绵绵寒风刺骨的“湿冷”。儿子去年参加了游泳长训班,有次天气很冷,他不肯下水,于是我也不假思索就用了“共情”。我说:“我知道这水真的很冷……”儿子紧皱眉头一言不发。
自己都觉不好意思。我自己身上贴着暖宝宝、裹了两件毛衣一件羽绒服、手里还握着杯热咖啡,到底是哪来的自信说“我知道”呢?
除非跟着跳下水,否则我不可能知道泡在6度的水里一个半小时是什么感觉。后来我又告诉他说:“我能想象这水很冷,但可能还是没你实际跳下去的时候冷……”儿子这才感觉被理解,说:“你还真不知道,这跳下去的时候啊……”
然后呢?
然后我们愉快地回家了。
02
经常很多家长会问:“我已经共情啦,然后呢?”,“我都共情了为什么我的孩子还这样?”我们最想知道共情是否“有用”,即孩子是否会因为我们的“共情”而改变。如果按孩子是否遵从父母意愿来判断共情是否“有用”,那只能说有时有用,因为共情和改变没有必然关系。
之所以共情,是因为当人处于情绪之中时是不能客观冷静思考问题的,因此我们只有先处理完情绪以后,才能更好地处理问题。问题的处理结果,也许与我们的期望不符,但至少是经过有效沟通和冷静分析的结果。而像那位老师那样,带有目的性的“共情”,显然是把“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理解成“用‘处理情绪’来处理问题”:只有先“共情”了,我接下来的说教、建议、批评、指导才能更好操作。
03
共情是能力而不是工具,它需要用心。不是说非得把别人的痛苦都亲身经历一遍才有资格说理解别人,但至少当看到别人摔倒时你能感受到TA的疼,明白要歇一会才能爬起来,而不是说“我知道你现在很疼,来,赶紧站起来”。
很多家长并没有真正的共情能力,因为他们从小缺乏被共情,以至于不得不压抑和否定自己的真实感受。一个连自己的感受都否定的人,是没有能力共情别人的。因此练习共情的最好方法不是死记硬背所谓的标准句型,而是先要学会感受自己的感受,然后承认,接纳,并试着表达出来。当你有能力共情自己了,才有能力共情别人。
在精神医学大师欧文.亚隆的一部心理小说《诊疗椅上的谎言》中,主人公欧内斯特是著名的心理医生,经验丰富精通各种咨询技巧,却对一位女病人束手无策。后来经过思考和成长,终于学会坦诚面对和接纳自己的真实感受,与这位女病人建立了健康、相互信任的咨询关系,最终共同成长。咨询关系和亲子关系一样,不要试图变着花样操控对方,只有诚实面对自己,才能建立更好的连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