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那时候,我还没有学习幼教。
那时候,我认为的早教就是灌输知识。
于是,杜曼学习法就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惊艳到了我。
不知道的朋友,百度上有介绍:美国Dr. Glenn Doman研发的成功教学法,用闪卡的手法向宝宝快速传达信息,以刺激幼儿大脑相关神经通路,孩子得以快速提高很多方面的能力。
尽管手法奇特,效果又传得神乎其神,令人生疑,但跟我原来知道的幼儿学习规律的确连接得上。
那是一个育儿专家在电视节目里说的,说幼儿的大脑就像一个超大硬盘的计算机,所有看到听到的东西都被输入进去,然后就在后台处理、编码、计算,然后就成为自己的理解,随着年龄增加再输出。
杜曼用的闪卡,或者闪书的手法,大量、快速地给孩子输入,然后孩子自己在脑子里分析、综合,成为自己的知识。
是不是有殊途同归的感觉?所以我就沦陷了。
当时的想法是,一天六次闪卡,数学三次,阅读三次,每次不到10秒钟,一天也不过60秒钟(1分钟),还只在孩子清醒、开心的时候闪,就当做游戏,能有多大的坏处?
02
先做了数学圆点卡(全部A4纸)。
a-math.jpg从任意一个数字开始,一次3个数字,孩子高兴的时候边闪边念,噌噌噌孩子还没意识过来就结束了。两天后再换数字。
全部0-100个数字闪完以后,增加了运算。也很简单。1+1=2, 一边闪对应的卡一边说算式。
你不必监测孩子学会了没有,理论上孩子都印在了脑子里,以后慢慢处理。这倒好,家长不用着急孩子的学习效果,同时也不能确认这个方法到底有效还是无效。
似乎有点信则有,不信则无的感觉。
反正我当时是全职妈妈,做卡、闪卡,让我每天快活地忙碌着。
老公也被我忽悠地一愣一愣的,买打印机、印墨、压膜机、纸张一应工具,从来没有说过半个不字。
03
做了几个字卡以后,很快就开始用已经闪过的字做书。
a-reading-3.jpg从孩子熟悉的东西做起,一张文字,一张图片。给孩子快速地读,快速地翻动。
记得第一本书是《我的家庭》。后来延伸到我们每天玩的室外花园,孩子能做的事情,孩子喜欢的宝马车,等等。
闪这些书,一为孩子认字,二为给孩子输入一些知识,还有传说中的右脑开发功能和培养照相记忆功能。
一本书闪过几天后,孩子就可以自己随便翻阅。每一本他都非常喜欢。
撇开杜曼不谈,这样的最贴近孩子生活的书,孩子一定很感兴趣。
现在在幼儿园,有时候我们也把孩子的家人、朋友的照片做成书,小孩子拿起来看个没完,常常几里哇啦超级兴奋地给小朋友们读他的书。
孩子的书示例之一:《Nathan 真棒》
ab-1.jpg ab-2.jpg ab-3.jpg ab-4.jpg ab-5.jpg ab-8.jpg ab-9.jpg ab-9-1.jpg孩子的书示例之二:《喜欢的汽车》
ac-1.jpg ac-2.jpg ac-2-1.jpg ac-3.jpg ac-3-1.jpg ac-4.jpg ac-4-1.jpg ac-5.jpg ac-5-1.jpg ac-7.jpg ac-7-1.jpg ac-6.jpg ac-6-1.jpg04
跟热恋差不多,我对这种教学方法的激情只持续了一年。
孩子两岁左右,我开始带他出去参加各种音乐活动,去图书馆听故事,跟妈妈朋友们聚会,就没有再继续做书了。
那个时候,做的书,中文、英文的加起来超过了100本。孩子还会经常翻看。
效果有没有我不知道。
后来我去大学学习幼儿教育,才有点后怕。
因为从那些鼓励孩子自由探索的理论的角度,杜曼教学法算是硬性输入,没有发动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闪卡的过程,也没有孩子的互动。
孩子现在8岁,是一个很普通的顽皮孩子。中文因为用得少,退步了很多。热爱数学,学起来轻松,也喜欢挑战难题。
孩子的爸爸说:你那时候做的一切都不会白费,很可能他的数学优势来自那里。
谁知道呢?还有人说所有亚洲人的数学都一级棒呢!
存在总有合理性。
批评杜曼的声音从来没有断过,论坛里热烈交流的父母还在那里。
教育孩子,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一个试错的过程,有时候我们全力去做的,也许并不是最好的。
(槭树街艾林原创出品,转载请联系作者。欢迎个人转发到聊天群和朋友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