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大学生世界
清明节,一群人的文化疗伤

清明节,一群人的文化疗伤

作者: 泡子Y | 来源:发表于2018-04-06 14:01 被阅读0次

    清明节,一群人的文化疗伤

    去年上映的影片《寻梦环游记》中给我们给出了墨西哥人对死亡的定义:“当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死去的时候你就会真正的死亡。”

    当时泡子在看到这一段话的时候感到非常震撼。对于先人的尊敬,早就不分国家与文化。

    清明祭祖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宋】高翥 

    清明这一天,南山北山到处都是忙于上坟祭扫的人群.焚烧的纸灰像白色的蝴蝶到处飞舞,凄惨地哭泣,如同杜鹃鸟哀啼时要吐出血来一般.

    现在是一个商业化的社会,一个快节奏的社会,也是一个习惯遗忘的社会。

    作为一名自媒体的从业者,泡子的感触尤其深。

    每天我都会下意识的看看今天的热搜,看看有没有什么话题是能写写的,看看有没有什么是能引起大家兴趣的。但是泡子也发现,所谓热搜其实只是“热”一时,在当天还可以作为谈资,过几天便会被遗忘。而久处在这样一个容易被遗忘的社会,我们才会更加的体会到亲情的可贵,更加怀恋那些离世的亲人。

    而清明,就给了我们这样的一个机会,一个用文化来疗伤的机会。

    对父母的愧疚,对亲人的怀恋,对爱的渴望,信任的缺乏,此般种种都化作了一项简单的仪式——扫墓。

    细雨纷飞,我们撑把伞踏上先辈的泥土,找寻失去的回忆。

    我们沉默着怀恋,想起了墓中人生前的种种,也想起了那时候最简单的自己。以此来给自己疗伤,来消解久处社会的孤单,找到最初的自我。也通过这种有规律的探望,再次找回了与逝者的情感联系。

    清明踏青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宋】高翥 

    黄昏时分,只有狐狸还卧在坟冢上睡觉。扫墓归来的人在灯前有说有笑。对呀,人生在世就是应该有酒就喝,有福就享。你看那祭祖的酒可有一滴流到阴间呢?

    作为中国传统的三大鬼节之一,清明节与中元节和寒衣节不同,少了一份肃穆与哀伤,多了一份欢快与阳光。

    清明前后阳光照射到黄经15°左右,正是万物复苏,一年中最有生气的时候。清明也成了最有灵性的“鬼节”,这一天我们可以去祭祖、上坟,也可以去踏青、荡秋千。这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反映。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视离别,因为在古时,很多时候离别就意味着永别。而死亡就是最惨痛的离别,正所谓“生离死别”。所以中国人对死亡的重视也是在各国、各文化中罕见的。

    中国人重视离别,重视死亡,却不意味着会沉溺于这种哀伤中无法自拔。在传统的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人从来都是以治国齐家为任的,从来都是实干家。

    所以清明时分,我们在怀恋逝去亲人的同时也应抓住大好春光,外出踏青,这也是给我们疗伤的一部分,这才是生活应有的态度。

    清明思人

    又是一年清明,独身在外,以此文遥寄相思。

    望故乡亲人安好,望逝去的亲人安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清明节,一群人的文化疗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xcs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