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井英俱乐部区块链社会学
对话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穆长春副司长

对话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穆长春副司长

作者: 沛文沛语 | 来源:发表于2019-09-16 21:53 被阅读0次

    以下内容为我在得到穆长春副司长(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课程下的留言

    穆司长,您好!我是一个区块链创业者,据我对行业的了解,中国的区块链技术并不比美国差。类似Libra的区块链项目早在2014年就已经在国内出现,单从技术架构看,Libra难言创新,稳定币也不稳定。移动支付,中国独步全球,数字货币领域中国本来是有机会领跑的,也有很大的机会首先孕育出自己的Libra,去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占领普惠金融高地。但是中国的环境并没有孕育出Libra,现在中国被迫应对跟随去追。监管沙盒制度一直没有实质性落地,业内有声音说,过度监管遏制了数字货币创新的发展?监管方说,不着急,等别人先试验,我们再跟进也不迟。
    跟随创新的时代结束了,原发性创新开始,前面是无人区,有人说不是我们的技术储备不行,而是我们的监管机构缺乏文化自信去探索无人区。您怎么看?

    技术需要生长在特定的文化土壤中,作为中国最早的区块链创业团队之一,在2012年选择区块链技术架构和共识方式的时候,我们率先提出中国的区块链哲学理念:有效去中心化。
    “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中心化的和去中心化不是西方哲学的二元对立关系,而且相融相生。
    中心化是效率导向,去中心化是公平导向。去中心化和中心化是在公平和效率中间的平衡。
    比特币不是为支付设计的,比特币的白皮书主题写的非常明确: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它是一种电子现金系统。
    发展到现在,比特币更多充当了一种加密资产:数字黄金,起到价值储备的载体作用。
    “比特币完成一笔交易需要等待60分钟”这个说法并不准确,一般来讲,每个块的间隔时间是10分钟,需要6个块,才能够从数学概率上基本确认该交易不可篡改(概率小于0.1%)
    但是“交易完成”在实际应用中并不都是按照60分钟来进行的。ICO爆发导致网络拥堵的时候,有的交易2天都没被确认。网络通畅的时候,10分钟就能查到交易记录。对于非矿池用户,持有少量比特币的交易,很多时候,交易完成不需要等到严格意义上的60分钟。
    另外穆司长提到的以太币和比特币节点储存空间的问题“比如以太币,现在要求一个节点50个G。比特币就更大了,一个节点要100多个G。而且比特币和以太币毕竟还是少数人在用,交易量也不大,都已经到这个存储的级别了。那如果是Libra,你想象下,可能是27亿人在用,即使我们打个折,至少也有几亿人在用,这样的话,对数据存储量的要求就会非常高。”
    这一段表述不太准确,节点是公链的基础设施,参与挖矿,提供共识。节点分为全节点和轻节点。节点数量不等于用户数量。普通用户完成比特币以太币转账不需要做全节点,也无需那么大空间做存储。很多人是在手机APP完成即可。
    至于可扩展性的问题,突破CAP不可能三角,业界主要采用分层分片的技术。也就是随着算力增加,区块链网络性能增加。基于POW的区块链分片网络,现在运行实测TPS1000+,基于RBFT的分层区块链网络,实际运行值2000+。还有一种方式采取子母链架构来提高扩展性的。Layer1和Layer2完成不同的功能。目前优秀的公链的可扩展性在商用环境,还没遇到瓶颈。

    这里面还有一个暗含的路径之争,未来是金融主导科技,还是科技主导金融?JP摩根作为金融巨头也发布了自己的区块链项目Quorum,并且也发币了,而且比Facebook要早。但是并没有引起Libra这么大的反应。
    类似的事情出现在中国,支付宝花了8年的时间获得了1亿用户,2015年腾讯微信春晚广告,一夜之间收获1亿微信支付用户。
    为社交网络赋予金融功能(账户体系)难度不大,但为金融机构的原子化客户构建社交网络,难度非常大。微信,Facebook的用户的社交互动是高频的,但是JP摩根,支付宝的用户互动仅限于交易,互动频率更低,用户粘性也就更低。
    这两个阵营代表了现在科技VS金融的竞争,既有价值观的不同,也有资源禀赋的差异。Fintech拥有18般武艺,灵活多变,主张技术中性,金融产品应该向技术产品一样人人平等。你有100块钱,和你有100万,你享受的金融机构的服务是完全不同的。但是不管你有多少钱,大家支付宝和微信的体验都是一样的。Finace的代表,基本都是巨头。科技部门的领导内部排位基本都在4把手以后。
    灵活的fintech小个子总想去挑战Finace的巨头。目前看,小个子在加速,巨头也在觉醒。

    短期内的创新设计避免金融脱媒,更贴近现实,不至于引起金融市场不稳定,也有利于整合资源。不动存量,扩大增量。
    但金融脱媒的趋势会继续,程度也会加强,因为效率需要。选择一个多方都能接受的起点开始创新,务实有效!为央行点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话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穆长春副司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xejy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