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东汉末著名医学家。少时曾在外游学,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行医足迹遍及安徽、山东、河南、江苏等地。华佗一生行医各地,声誉颇著,在医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他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对外科尤为擅长。
华佗和曹操是同乡都是安徽亳州人。相传曹操一直患有头疼病。他听说华佗的医术高明,就把华佗请来,华佗扎了几针,头痛就止了。曹操不肯放他,把他留下来做了随从医官,好随时给他治病。
据《三国志》记载曹操发病往往是一侧头部剧烈疼痛,但具体是何原因就无从考证了。曹操的症状可能是偏头痛,偏头痛目前也是几乎没有手术治疗的。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临床常见症状,主要由神经元,特别是下丘脑神经元功能失调导致血管舒缩素紊乱引起。当然引起头疼的原因有很多,脑膜炎,脑震荡等等。
曹操的偏头痛确实是在思虑过多的情况下越来越严重的。在《三国志》中早已有对曹操头痛的记载。起兵平定袁绍的时候,曹操就每每头痛。可真正头痛开始严重的时候,是在消灭袁绍,挟持汉献帝以后。曹操掌握了“君权”,此时的他需要考虑更多的国事,还要平灭一些地方的起义,还要在宫廷内排除异己。此时曹操的头痛才真正开始严重,书中把他的疾病称为 “头风眩”病,发病时头部剧烈疼痛。
姑且不纠结曹操到底是因何头疼,按照人脑的结构来说,要实现开颅术也是相当危险。人的大脑不同区域的功能也不同,有分管语言的语言中枢、有记忆中枢、有视觉中枢、味觉中枢。人类认识大脑的解剖只不过是近代的事情。就是现在,大脑斜坡部位仍是手术的相对禁区。按照当时的认识,华佗不可能知道大脑的精细解剖结构。如果真动手术,稍有不慎,曹操就会立即命丧黄泉。如果我是曹操,自然也不会相信华佗。由此种种可见,华佗不会“开颅术”。
可以说,华佗长期治疗还是让曹操比较满意的,不然他后来就不会提出让华佗做侍医的想法。这一问题在《三国志》和《后汉书》中都有记载。但是此时就发生了一些矛盾,华佗志在做一名游医,而曹操想让他做贴身医。当时医生地位比较低,虽说华佗是名医,受穷人朋友们的尊重,但在达官显贵们面前还是没有地位。便借口“呆在许昌时间长了,思念故乡”,“求还取方”而告假回家了。后来,曹操派人“累书呼之”,华佗借口“妻子有病”,拒绝回许昌为曹操治病,并欺骗曹操,这实在是对权威的一种挑战,当曹操探知其妻并未病时,非常生气,一怒之下,把华佗押回许昌处决了,而他的头风病更加无人能治。据史料记载,曹操死前,头风频繁发作,其病势愈来愈烈。还有传说认为,曹操最终死于头风病。华佗死后,埋葬在徐州王陵路,遗址至今尚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