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书打卡第一百三十二天 2024年二月四号晴!
目的:不为名、不为利、惟愿世间留正气!
朱子论定《程董学则》 (十)
道不远人,理不外事。故古人之教者,自其能食能言,而所以训导整齐之者,莫不有法,而况家塾党庠术序之间乎。彼学者所以入孝出悌,行谨言信,群居终日,德进业修,而暴慢放肆之气,不设于身体者,由此故也。鄱阳程端蒙与其友生董铢,共为此书,将以教其乡人子弟,而作新之,盖有古人小学之遗意矣。余以为凡为庠序之师者,能以是而率其徒,则所谓成人有德,小子有造者,将复见于今曰矣。于以助成后王降德之意,岂不美哉。
译文
道不远于人,理不外于事。所以古代的教育,都是从一个人刚刚会吃饭和会说话的时候就开始了。之所以能通过教导而使人心端正,是因为他们各都有法,何况是私塾学校之间呢。那些学生之所以能做到遵守孝道和悌道,行为恭谨言语信实,终日共处,德行增长,学业进步,而傲慢放纵的习气,不再表现在行为上,都是这个缘故啊。番阳人程端蒙与其友生董铢,共同著作此书,用以教导他们家乡人的子弟,而使他们改变习性,算是保持了古人“小学”的遗韵吧。我认为凡是做地方学校老师的,能这样来教导他们的弟子,则《诗经》所谓“成人有德,小子有造”的景象,将再现于今天了。以此辅助后世明王达成以德化民的愿意,岂不是很好吗?
淳熙十四年丁未十一月甲子新安
朱熹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