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在农村,能接触到的新鲜东西,都是大一些的孩子们口中不时蹦出的话。含糊不清的话语里,只是觉得他们说出的那些词,是自己从来不曾听到过的东西,从而就有了很大的新鲜感,以及对他们有种特别复杂的感情。
再大一些,渐渐听闻学校女同学口中会哼唱一些歌曲,虽不大听得懂歌里都说的些什么,但那时候隐隐约约好像感到了他们是很流行的。尔后,在一次看到堂弟有次从学校拿回家了一个东西,里面是有人在唱歌,听起来感觉还很不错的。于是在那之后知道了有个唱歌的人叫刘德华。
现在无论是对流行的歌曲,还是畅销书,都会或多或少的怀着几分谨慎的态度。而流行本身到底意味着什么,或许这其中才是更值得探寻的话题了吧。
只说早年看过的那些洗脑式广告,那时候一个人可以选择的商品品类还是非常有限的,若要想买点“好”的东西,第一印象就会浮现出在电视里听过和看过得广告。如果要说流行,那时单纯质朴的人,总觉得能上电视的东西,怎么也不会差到哪里去的。
而现在的流行,却大有反智的倾向。又尤其是在短视频盛行的当下。一个人若要在站在舞台的中央,被更多人看到。只需要他被发现有背常理的事地方,外加一个营销号的助推就可以轻松实现了。
以前的流行会让人自觉就是好的东西,自然也就让人节省了很多思考的时间,从而觉得只需跟着有就好了。而如今的流行,似乎更像是一群别有用心的人,在为了牟求利益,而不顾现实的真相而反其道而行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