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深圳突然降温,灰蒙蒙的天夹带一点雨丝。我早上出门穿少了,在雨中穿梭了半个小时后,整个人开始觉得格外地冷,清水从鼻孔往下滴,喷嚏一个接一个,没一会儿鼻子就不通气了。
回到家,我赶紧钻进厨房捣鼓起来。
一块生姜洗干净,把皮刮掉,剁碎,放进锅里,加水1大碗,猛火煮开10分钟,关火。连渣带水喝了。
喝完感觉热量从胃里往外扩散,整个人都暖起来。出了一点汗,赶紧擦干。大约三四十分钟左右,鼻子通了,鼻水也不流了,也不打喷嚏了。
自从大学学了中医,这习惯一直伴随我到现在,刚着凉的时候喝姜汤,效果的确很好。
跟朋友说起生姜对感冒的作用,朋友半信半疑,
“丁香医生说感冒了喝姜汤没什么卵用啊。”
哦?
她还特意把丁香医生这段抖音科普视频找了给我看。丁香医生告诉大家,姜汤喝到撑也不能治感冒,只能解渴。
理由是姜汤没有抗病毒的效果。
反之就是,丁香医生认为:只有有抗病毒效果的药才能治感冒。
那么,丁香医生又会给大家推荐哪些具有“抗病毒效果”的药呢:
发烧时,用含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的药物;
鼻塞、打喷嚏、流鼻涕时,用含氯苯那敏和伪麻黄碱的药物;咳嗽时,用可待因或右美沙芬的药物;
什么症状都有时,用复方感冒灵。
自相矛盾的事件竟然发生了!
这些药没有一个具有抗病毒的作用!不过是缓解各种感冒症状的对症药而已。
丁香医生是昏了头吗?
从西医角度来看,这样的用药建议是没问题的。西医认为感冒的原因是感冒病毒入侵,但由于目前没有针对感冒病毒的特效药,只能对症治疗,也就是有什么症状,就用对应缓解这个症状的药。
生姜没有抗病毒作用,喝到撑也没用;同样没有抗病毒作用的西药就有用了!咳咳~
丁香医生是不是应该请老罗来培训一下《罗辑思维》。
那么,生姜对感冒真的有用吗?
有用!但只对着凉引起的风寒感冒有用。
2015版中国药典对生姜明确指出,生姜有解表散寒的作用:
辛,微温。归肺、脾、胃经。
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鱼蟹中毒。
说到“解表散寒”这个大家陌生又晦涩难懂的文字,就不得不先说下中医和西医的理论了。
中医和西医是两套完全不一样的理论体系,对于同样的疾病,都有基于自身理论体系的解释方式。比如感冒,西医认为是感染了病毒。中医认为主要是有风邪入侵了,俗称伤风。
在治疗层面,既然是感染了病毒,西医自然是抗病毒了,可惜目前没有针对感冒病毒的特效药,西医的普遍做法就是有什么症状就搞定什么症状,也即对症治疗。所以,你会发现,西医不会对感冒进行各种分类,治疗方法都差不多。
中医不一样,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哪怕都是感冒,都是感受了风邪。但风邪有不同的性质,人的身体条件也不一样,导致出现的感冒症状就不一样,比如常见风邪有寒、热之分,而且平时身体强壮的人着凉感冒和平时身体虚弱的人着凉感冒之后,出现的症状也会不一样,用药也就有区别。
所以中医治疗感冒,首先要分清是什么类型的感冒,这样才能用对药,药到病除。
比如,感冒中的风寒感冒,中医认为受到的风邪是寒邪,俗称着凉了。身体着凉之后,会出现一系列“寒”的症状,比如怕冷、流清鼻涕等。一般情况下,比如这个人身体情况还行,没有说很虚弱啊或者上火之类的,中医的治疗方法就是:把入侵到身体里的“寒邪”驱赶出去就行了,俗称“驱寒”。
什么样的药能把“寒邪”驱赶出去呢?中医认为要满足两个条件:
第一:它得是温的或者热的,这样才能镇得住“寒”;
第二:它还得能发汗,让“寒”跟着汗一起从身体里出来,相当于给“寒”开门,才能赶出去。
刚好,生姜满足这个两个条件:
生姜温微,能勉强镇得住“寒”;
生姜辛,一般性“辛”的药有“发汗”的功效。
所以生姜当然对风寒感冒有效了,不但能镇得住进入身体里的“寒”,还能通过发汗给“寒”开门,让它滚出去。
当然,生姜对风寒感冒初期效果更明显,毕竟它是“微温”的药,镇压“寒”的能力相对比较弱。
所以,在中医的理论体系里,生姜能驱寒,感觉着凉了喝碗姜汤对预防感冒有效,或者风寒感冒刚开始的时候,喝碗姜汤对感冒也有效,都是有理有据的,并不是丁香医生所谓的“谣言”。
中医讲究辨证论,因为生姜的作用是驱寒,所以,还不仅仅是感冒,只要是着凉导致的身体不舒服,喝姜汤都有一定的效果,比如着凉肚子痛喝姜汤也是ok的。
同样的,有驱寒作用的药对风寒感冒都是有一定作用的,比如跟生姜相亲相伴的葱白,也有驱寒的作用,着凉了拿它煮汤水喝,也是有效果的。
如果不用中医理论,非要用现代科学来解释生姜为什么能“驱寒”,那就是得益于生姜含有的两种特殊成分,一种是让生姜香香的姜精油,一种是让生姜辣到出汗的姜辣素。2015中国药典对这两种成分的含量都是有明文规定的:比如,挥发油(姜精油)不少于0.12%(ml/g),6-姜辣素(C17H26O4)不得少于0.050%,8-姜酚(C19H30O4)与10-姜酚( C21H34O4)总量不得少于0.040%。(中医讲究整体观,一般不会这样拆分来解释药理。)
只要能治好病,中医、西医都是很好的医学理论。如果硬是要用其中一个理论来解释另外一个理论,那就很让人怀疑这样做的出发点了。
希望承蒙大家厚爱的丁香医生多学习了解中医,不要过于片面,带偏了一众大好青年不说,还浪费了我国特有的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医药文化瑰宝和资源。
要知道,大部分学中医的人都同样学过西医,懂得优势互补,相互为用。
- 参考文献 -
《中药学》
《中国药典2015版》
《生姜的种植技术与药用价值论文张利》马廷刚
《姜的化学成分分析研究概述》卢传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