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笔记(28):都是我的错——如何突破关系中的

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笔记(28):都是我的错——如何突破关系中的

作者: 左岸7102 | 来源:发表于2019-08-06 17:10 被阅读0次

    这节课讲人际关系中责任的另一种混淆:都是我的错。

    如果说“都是你的错”是我们要求别人为我们的感受负责,逃避我们在人际关系中的自然,那“都是我的错”说的就是我们想为别人的情感负责,承担我们不该承担的责任,从而让自己生活在不必要的内疚当中。

    你也许有疑问:怎么会有人这么傻,用别人的问题增加自己的负担呢?

    还真有。在我们的生活中抱有这种思维的人很常见,只是我们不易觉察到。

    我为我负责,你为你负责

    陈老师记得他去参加一次心理咨询沙龙,现场一位观众提问:他有一位朋友,最近一直不开心,他怀疑他得了抑郁症,这位观众劝了他很久,他都不肯去看心理医生,而他很焦急,问该怎么办。

    陈老师说:“你已经做了你能做的事情。你劝他去做心理咨询,他觉得不需要,这就是他的选择和决定,你也只能尊重他的选择。”

    这个观众听了这个回答不太认同,他说:“可是作为朋友,我看着他一天天的消沉下去,感觉很内疚。如果你有这样的朋友,你自己又做不了什么,你不会内疚吗?”

    陈老师说:“会呀,可是我知道,内疚也是我自己的情绪,我需要自己处理好它。”

    这个听众对他朋友的抑郁是有内疚的,如果他的朋友真是出现了一些状况,这种内疚也许就会变成自责。他会想:都是我的错,是我没有好好劝他,他才不去做心理咨询的。

    这里既有一种自己和朋友间的情感呼应,也有一种隐含的假设:觉得我很重要,甚至能够影响到朋友的决定,能够为他的人生负起某种责任。

    这位观众的提问,还让陈老师想到了一个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流浪猫效应。

    从前有一位善良的女士,她外出散步的时候看到一只流浪猫,觉得野猫很可怜,就把它带回家里喂养。

    过了几天,她去散步,又遇到一只野猫,觉得它也很可怜,只好也带回了家。第三只、第四只……好像附近的野猫都让她遇到了。很快,她家变成了猫窝,她所有的生活好像都被猫占据了。这给她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于是,她一边养猫,一边怒气冲天,觉得生活都被这些猫给毁了。可是扔下这些猫,她有于心不忍。于是她成了一个内心极为矛盾的猫奴。

    流浪猫效应提醒我们:无论出于什么样的善心,助人者和被助者之间都应该有边界。在帮助人的时候,要警惕我们的“善心”突破边界,最终损坏了彼此的关系。

    在心理咨询室里,边界是一个挺重要概念,边界蕴含的意思是:我们需要承认和尊重彼此在关系中的独立性。我为我的生命负责,你为你的生命负责,绝不越界。

    就像两个鸡蛋,都带有自己的壳,你作为一个鸡蛋,再怎么想和别的鸡蛋亲近,最多也只能期待成为“同一个篮子里”的鸡蛋,而不能成为同一枚鸡蛋。如果连个鸡蛋挨得太近,那两个鸡蛋都可能破碎。

    人是渴望亲近的,因为只有亲近的关系才能让我们感到安全,放下防御,让我们的生命力在关系中展现、流动。但,当我们一味执着地去追求亲近时,往往侵扰对方自我的独立,形成事实上的控制和强求。而自己也会为过度的承担,而不堪重负。关系因此会受到损害。

    家人的边界更难遵守

    朋友之间的边界还是容易遵守的。但在家庭中,有些关系却很难遵守。

    前段时间,陈老师观摩里一个个案。

    有一对夫妻,丈夫忙着赚钱,妻子在家照顾孩子。妻子埋怨丈夫不顾家,丈夫觉得妻子不理解自己。两个人经常吵架。上初中的女儿夹在中间,经常面对父母之间剧烈地争吵,变得有些抑郁了。

    这是常见的一种家庭模式,夫妻都抱着“都是你的错”的态度,压抑的生活着。在咨询室里,父母的剑拔弩张中,孩子的声音被淹没了。这时咨询师问妈妈:你知道女儿在说什么吗?

    妈妈楞了一下,就说也许是女儿在帮爸爸解释,看的出来,她并不觉得女儿的话有什么重要的。咨询师继续问妈妈:如果这样,你对女儿的话就太不敏感了,她其实是在说“不要怪爸爸,要怪就怪我,都是我的错”。

    所有人都安静了,气氛一下子变得凝重而悲伤起来。妈妈哭了出来。

    过了一会,妈妈说:老公,我们别这样了,我们要改。

    在一个家庭里,父母解决不了的矛盾,子女就会把他们的矛盾当成自己的问题。

    1 他们会觉得,是自己不够乖巧,父母才吵架,所以拼命表现的乖巧,来讨好父母。

    2 有些会觉得,是自己成绩不好,所以拼命学习。

    3 再大一些,他们也许会知道这是父母的问题,可他们还是抱有这样的希望:如果我再多做一些努力,也许爸妈之间的矛盾就解决了。

    而这些向内的归因,都会带来深深的内疚,时间长了,就会成为一种思维习惯,就是“都是我的错”。当他们逐渐长大,走向社会后,在和其他人的关系中也会不自觉的表现出这样的思维。当别人生气的时候,他们会觉得是自己做出什么,才会这样。

    “都是我的错”的根源

    前段时间,陈老师遇到一个来访者,是一个年轻有为的女士。她一直觉得对不起父母。

    原因是,在她很小的时候,爸爸很想要一个男孩,妈妈不是很想要。爸妈问她的意见,她恶狠狠地说:“如果你们生个弟弟,我就掐死他。”

    于是,妈妈就听了她的话,没有要弟弟。后来,父母的关系一直不太好,她觉得这和她当时的态度有关系。

    陈老师问她:“你那时候多大?”

    她说:“我四岁多吧。”

    陈老师说:“我觉得,与其说是你妈妈听了你的话,不如说是你帮妈妈说出来她想说的话。你知道,一个和谐的家庭里,这么重要的事情,是不会让一个四岁多的孩子做决定的。你只是对你妈妈的意见比较敏感而已,而且,你把这种感觉说了出来。”

    她想了想说:“也许是吧。可是我仍然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是我的错。要不是我初中就去外地上学,也许他们的关系不会那么差。他们就是从那时开始吵架的。”

    陈老师说:“那我不是很理解。如果你在家,也许你跟妈妈的关系会好一些,你跟爸爸的关系会好一些。可是你怎么能够决定他们之间的关系呢,你只是他们的孩子,他们才是夫妻。”

    她说:“你是说,我改变不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吗?”

    陈老师问她:“你觉得能?”

    她想了想,探口气说:“也许真的不能。可是你这么说,我真的很难过。原来我还可以想,是我自己做的不好,他们关系才不好的。可是,我很不想承认,这么重要的事情,我居然什么都做不了。相比之下,我到宁愿认为,他们的关系不好,只是因为我没做好。”

    她是一位特别聪明的女士,她说出了“都是我的错”的根源。

    为什么我们要把明明不是自己的责任,扛在自己的肩上呢?

    原因就是,我们宁愿忍受内疚和自责,也不想承认,在一段重要的关系中,我们居然无能为力。

    相比内疚和自责,这种无力感更是让人难以忍受。

    前面讲了关系的三角化,经常被三角化的人,都可以会有“都是我的错”的心理。

    我们没有办法解决别人的矛盾,就把别人的矛盾,变成了自己的问题,来告诉自己,我是有办法的,只能我没做或没做好而已。

    两种镜像思维的比较

    如果把“都是你的错”和“都是我的错”看成是相反的、互为镜像的两种思维,它们之间有什么异同吗?

    “都是你的错”,它的攻击是向外的,指向别人的,所产生的情绪时愤怒。

    “都是我的错:,它的攻击是向内的,指向自己的,所产生的情绪时内疚和自责。

    有时候,这两种相反的思维是同时出现的。

    比如,有些母亲会跟孩子说,如果不是你,我早就离婚了。这是“都是你的错”的一种形式,而孩子呢,会自然认同妈妈的说法,他会想,都是因为我,妈妈才过的不好。这是“都是我的错”的一种形式。当“都是你的错”和“都是我的错”成对出现,形成了呼应,关系的一方会变得越来越愤怒,关系的另一方会变得越来越抑郁。

    虽然关系里的两个人都不舒服,但却都无力改变。

    在职场中,一个老板如果总是指责一个员工,而员工也觉得是自己的错,慢慢地,他就会习惯做一个“背锅侠”。

    但是,一个人对极端情绪的耐受都是有限度的,当一个人长时间的处于“都是你的错”的思维中,被强烈的愤怒淹没,他会不堪重负。而当一个人长时间处于“都是我的错”的思维中,被浓烈的内疚和自责困扰的时候,他也坚持不了多久。这个关系终会因为过于沉重而崩坏。

    所以,我们再回头思考一下边界的含义。

    即使是最亲近的人,我们也要承认,我们不是一体的,我们都是不同的个体。有些困难只能自己面对,有些决定只能自己做,无论这个决定在别人看来多么糟糕。

    说到底,每个人都只能为自己的生活负责,如果你总是把关系的错误归为自己,经常觉得内疚和自责,哪怕明明在关系中,你也受了委屈,那我也想提醒你,这不是你的错。

    总结一下:

    这一讲,我们谈了另一种责任的混淆——“都是我的错”。讲了这种心理产生的根源,分析了它跟“都是你的错”的关系,为了避免这两种责任混淆,一个人要清晰地意识到边界的存在,让我们各自为各自的生命负责,,当我们每个人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那关系就会因为变得更好的我而变得更好。那时,关系的双方,都能用自己生命的温暖滋养关系,滋养对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笔记(28):都是我的错——如何突破关系中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xpw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