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发现0~6岁与父母的关系直接就决定了一个人性格以及心理健康水平。0~6岁父母就是孩子的天与地。所以,这段时间父母与孩子相处方式直接决定孩子的身心健康。与父亲的关系决定了一个人的自信心以及做事情的能力,包括以财富的关系。跟母亲的关系就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与人的关系,包括人际交往能力和情商。所以,从小如果与父母都建立了很好情感关系的话,那孩子就这一生,就会身心健康,快乐自信阳光,
天下没有一个父母不爱孩子,不希望孩子幸福快乐嗯,但是为什么?有的家长就,即使在孩子面前,也会变得非常的焦躁啊,动辄发脾气,打骂孩子,让孩子根本体会不到爱,而有的呢,能够耐心跟孩子做朋友,很耐心的去倾听孩子,感受他的需求,努力的去满足他的需求?
那其实源于父母底层的心理健康程度。而这又是从哪里来呢?很大程度上又是他的父母和家庭带来的。所以这种家族对性格的传承常重要。很多人就是一生都能够没能够走出童年受伤的心理阴影,自卑,敏感,懦弱。
而有的人像马云,天生自信,阳光,快乐,主动,除了会做事外,有很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很好的情绪调节能力。我认识一个孩子,他现在在美国纽约大学读书,三年时间读完两个专业,以优等生毕业,作为学生代表在学校毕业典礼上发言。又一年的时间,把哈佛的硕士读完,而且上学期间在学校担任很多的工作,工作得到了共事的老师和同学的高度的认可和赞扬。这是一个情商和智商以及勤奋努力兼备的孩子,而他的母亲啊,是我见过的最阳光,乐观的人,工作上也很努力很出色。
所以说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个起跑线真正的是父母,不是父母有多少钱,而是父母的性格,父母的快乐和爱的能力。
我有着高敏感高自尊性格,这给我的工作生活都带来了很多困扰。我会很对权威有一种天生的恐惧,缺乏自信,做事拖拉行动力差,内心没有力量。所有这些都源于跟父亲的关系出现了问题,我感觉他总是处于负面的情绪当中,对人对事有很多的不满和挑剔。在我的记忆中他脾气不好也不快乐,我们之间没有亲密亲子关系。
那么,这个如果不修复,不只会影响到和父亲的关系,而真正的影响到自己做事的能力,跟跟权威的关系,与金钱的关系。所以,我下决心要调整跟父亲的关系,开始用曼陀罗做清理,我感觉还是挺有效果,那之前他对我有很多评判,看我各种不顺眼,和嫌弃,我做事情拖拉呀,时不时的会有一些指责攻击。他的这种态度实际上直接就激起了我的反感,我对他也是很多看不顺眼,觉得他总是很消极和被动,对我还很多无端的指手画脚。画了曼陀罗之后,我感觉跟他的关系好像就明显的改善了,沟通交流的时候不再心存芥蒂,比较顺畅和舒服。
最近他得了肺炎住院,我喜欢用那种自然疗法,顺势疗法,调动机体免疫力,我不太信任西医,只会用抗生素。所以对住院啊,去看病啊,这些事情我都不积极。这让他也感觉不爽。住院之后,现在我和姐姐轮流陪床,很明显的感觉到他对我的评判,以及我对他的评判。两天一夜的陪护,我也不爽他也生气。转念之后我发现,我现在好像突然理解了,外境实际上是我们内在的展现,所有我看到父亲对我那种不满的眼神和情绪,实际上首先来自于我对他的不满情绪,而再往深里走的话,实际上我对他的不满的情绪是来自于我对我自己的不满。我看到这些之后,我就想我没有什么可怪的,我不要再去怪他了,这是我没在的问题。我就开始就调整自己。首先想明白我想要的是什么,我想要跟他在一起很舒心呀这样日大家都舒服而且对身体好。,那他早日康复不就皆大欢喜吗?
想明白这些,我就不再非得要对着干,非得想要改变他。今天我来送饭的时候,他嫌我来晚了,又在说我没有时间观念啦,说我怎样怎样啊,如果照以前,我要么就是很气愤,我一天工作下了班就赶紧过来了还怎么样啊?觉得委屈,或者,会自责,哎呀我的确是没有安排好怎样怎样。但是今天,我就彻底的放下了对自己的那种评判以及对他的反感,跟他耍二皮脸:哎呀,你不知道我干了多少事儿啊,我都干完了明天就不用去单位了,明天还可以接着陪床啊,而且那好饭不怕晚呀,你饿了吃更香啊。
看问题的角度变了之后,有了自我觉察去主动调整之后,整个的关系就转变了,他给我的指责我不接,我该怎样怎样啊,慢慢的他也就没事儿了。跟父亲的关系上,我要的是那种积极的,正向的关系。为什么呢?因为只有跟父亲的关系修复了之后,自身的内在力量,才能生发出来,人能更加的自信,也能不惧权威,只有内在转变了之后外境才会转变。所以为了这个,我也要学会不去跟他计较,不被他的情绪控制,学会止念转念,改变原有的那种思维和行为模式。
其实人的成长就是这样的,如果没有主动改变,懂再多的道理,也无济于事。所以,行动起来,主动调整跟父亲的关系,我已经迈出一步,后面继续往下走。今天要给自己按下一个确认键,宝宝又成长了。希望明天又是一个新的一天,又有新的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