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雁一词,源于昭君出塞的典故

作者: 饭团的小小世界 | 来源:发表于2018-11-24 13:34 被阅读36次

    古时候,形容美女,大多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这样的词汇。而落雁,指的就是远赴匈奴和亲的大美人王昭君。

    提起昭君出塞,世人给出的评价,可能都是从历史功绩的角度,从大局出发的。人们往往都夸赞她深明大义,牺牲了自己,维护了西汉和匈奴的和平。但是,从一个女子的角度出发,离开故土,远嫁匈奴,实在是算不得一个很好的归宿。

    昭君本是一户平民人家的女子,14岁的时候被选入宫中,做了一名宫女。她生得极美,原是有机会得到汉元帝的宠幸的。只可惜她性格过于倔强,不肯贿赂画师。画师一怒之下,把她画得极丑。而这幅画像,便是她一生悲剧的开端。

    和亲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汉朝尤为盛行。牺牲一个小女子,便可以换来国家的安宁,小编想任何一个掌权者都不会拒绝。

    那一年,适逢呼韩邪单于来汉朝求亲,希望永结两邦之好。因为那副画像,昭君被选中了。临别之际,汉元帝终于一赌她倾城的容颜,如大梦初醒。可惜,一切为时已晚。愤怒的汉元帝,杀了画师。可那又能如何,这个美丽的女子终是要离他而去了。相传,在昭君前往匈奴的途中,心绪难平,便弹起了琵琶。乐声悠扬,引得大雁频频驻足,落雁一词应运而生。

    虽然也许并不情愿,但是想到家国大义,想到无辜的黎民百姓,昭君依然选择舍弃小我。昭君嫁过去以后,不仅传递了和平的信息,而且毫无保留地把中原文化传授给了匈奴,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这位女子谱写的传奇,不逊色于任何一位在战场上为国厮杀的将军。

    当时的匈奴有一个很落后的习俗,收继婚制。好景不长,呼韩邪单于便去世了,昭君需要嫁给他的长子,也就是自己的继子。这样的行为,在昭君成长的汉地,是不为礼法所容的。昭君不愿如此,遂上书汉朝皇帝,请求返回故土,可惜未被允准。

    一个如此美丽聪慧的女子,终是难逃一生两嫁,郁郁而终的命运。冥冥中,风华绝代的她似乎注定了,要经历比常人更多的磨难与考验。上天似乎不会无缘无故赐予你什么,而不去向你索要一些代价。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合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落雁一词,源于昭君出塞的典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xze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