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北大留学生在毕业典礼上分享了中国儒学“君子和而不同”带给他的三个感悟。
至于是哪三个感悟,待会再说,现在我们先来聊聊“君子和而不同”的出处。
其实这句话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
原话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何晏《论语集解》对这句话的解释是:“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同,然各争利,故曰不和。”
翻译过来就是,君子内心所见略同,但其外在表现未必都一样,比如都为天下谋,有些人出仕做官,有些人则教书育人,这种“不同”可以致“和”;小人虽然嗜好相同,但因为各争私利,必然互起冲突,这种“同”反而导致了“不和”。
这位学生在此分享的正是前半句“君子和而不同。”
在和室友相处的过程中,他从这句话里切身体会到了三点:
第一点其实也是这句话的表面意思:生活习惯的不同。
关于这点,他讲了室友杨乐早晨起床做“乞丐蹲”,遵循五行之道,认为五月不宜吃西瓜,太凉,六月吃才好,以及生姜粉有助于御寒等例子。
第二个感悟则由表及深:理解。
他讲了自己刚加入中国社团的时候,看到社团的很多规矩惊懵了。要知道这些规矩如果在美国运用的话,社团是根本办不起来的。
起初他不懂,后来当他看到了老队员对新队员的照护,看到了大家一起喊加油时的震撼,他才理解原来社团管理有很多方法的,并不是他想的那么单一。
是的,在这个社团里,对于那些在他看来很荒诞的事物,他学会了理解。
第三个感悟:友谊。
在大学里,作为异国人,他们希望和中国人交流,丰富大学生活,而中国人希望和他们交流,提高英语。虽然初衷不同,但并不妨碍他们一起玩耍,讨论,甚至成为朋友,知己。
君子有九思,和而不同;世人皆不同,又该如何“和”?
我的三姨是个很热情的人,每次家里有客人来,都准备大鱼大肉,例如熏鸡,熏鸭,熏猪腿肉,锅里炖的也是肉。
有一次大家聚会的时候,舅舅让三姨少弄一些肉,多弄些素菜,三姨说:那哪行呀,素菜什么时候都能吃,这肉是自己家的,味道正些,大家都尝尝。
舅舅笑了:又不是没有吃过肉。
三姨反驳道:这不一样,猪是自己用蔬菜喂大的,肉是自己慢慢熏好的,纯天然,健康。
三姨的心是好的,舅舅说的也没错,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
一个人的观点是和他自己的生活环境相融合的,让三姨瞬间改变自己一直以来的想法,太难,让舅舅改变他的,也难。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换种思考方式呢?
彼此尊重,理解,舅舅偶尔吃一顿大鱼大肉也无大碍,三姨偶尔少烧一些肉食也无妨,这样不就皆大欢喜了吗?
并不是非要一致才是“和”,也不是不一致就是“不和”。
在我国革命历史上,刘伯承、邓小平两人之间的合作,就充分验证了“君子和而不同”的从政道德。
刘、邓二人都是四川人,但刘伯承生于1892年,邓小平生于1904年,年龄相差不小,更别提想法,观点了。
在革命工作中,按照分工,刘伯承主管军事工作,邓小平主管政治工作。但是分工不分家,彼此始终在工作上互相支持。
刘伯承工作态度是“举轻若重”,无论大事小事,事事必恭倾;而邓小平则是“举重若轻”,每遇大事,都以轻松态度对待。
如此相反的不同,又该如何“和”呢?
伟人之所以为伟人,其实更多的在于他们的睿智,即使两人意见不和,但二人从不固执己见,哪个意见比较对,就一致地去做。
正是秉着这样的观点,刘邓团结协作,默契配合,使得刘邓大军数十年如一日地无论遇到多么大的困难,都能百战百胜。
这世上没有一模一样的叶子,也不会有完全粘贴复制的人。差异,正是人类的特性之一,所以想要对方有着和自己一样的想法,观点,太难,堪比雪封地球。
面对这些不同,其实我们没必要恐慌,就像这位留学生说的一样,走出去,多去交流,多去看看新鲜事物,对于那些不懂的,没荒诞的现象,保持尊重,理解就好了。
不需要为了迎合对方改变自己的想法,也没必要为了坚持己见强迫对方改变他的想法,君子有九思,尊重他人之余,坚持自己即可。
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