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大多数的负面情绪,都来源于心理落差。
--题记
《落差》这本书是一本帮助我们走出负面情绪带来困扰的心理自助书,其中说到:我们人类的大多数的负面情绪,都来源于心理落差,这个心理落差可以是来源于人,或者来源物;造成这份落差产生的原因大部分是来源于我们对外在信息的解读加工上,会自己给自己加戏,造成一些“假烦恼”,而决定解读结果的解读步骤上我们又常常会因为自己的思维惯性习惯解读。
接下来我结合书中的精髓解释一下我感悟出来的“烦恼需要刻意分析,幸福只需享受其中”这个应对情绪的“人生准则”。
之前我看过很多关于情绪类的书,都说到一点就是当我们处在负面情绪时,尝试着去数数,或者跳出自己旁观自己;这些书只给你讲了方法,但是我没有弄明白背后的原理,直到这本书中说到的“大脑推拉模式”之后我顿时领悟。
什么是“大脑推拉模式”?
简单点说,我们大脑中的左右脑分别代表着两个操作系统,左脑负责理性系统操作,右脑负责感性系统操作;而大脑的推拉模式,说的是大脑的结构构造只能让大脑处在一个系统内运行,也就是说:当你的大脑理性扮演者重要角色时,感性不会过多参与;反之感性占主导时,理性亦褪去。
从这个大脑的运行模式,我们可以得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行动指南:当负责情绪的感性系统占据主导时,我们应该主动调用理性系统去降低负面情绪带来的影响。当我们总是理性分析对错显得没有人情味时,我们应当让我们的感性更多的参与进来。
其实解释了上面大脑的运行机理之后;对于“烦恼需要刻意分析,幸福只需享受其中”这条准则相信大家都应当已经理解。
我们的情绪分为正面与负面情绪,烦恼代表着负面情绪,幸福代表着正面情绪;当我们想要降低负面情绪带给我们的影响时,我们应当调动我们的理性系统,也就是需要刻意去分析我们的情绪来源,区分“假烦恼”,跳出自己旁观自己,或者跳着数字数数,如“11,9,7,5,3,1.....”等这些方法;
而当我们处在正面情绪当下时,为了尽量降低理性系统的启动可能性,我们应当享受其中,而不要过分分析;就像很多情侣在一起时,双方会很习惯地问对方:“你喜欢我哪里?”这个时候我们如果你要给出答案,你的大脑就会处在分析的寻求证据的一个感性状态,而降低自己的幸福体验,正确的做法是当双方中有一方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另一方想都不想地回答:我也不知道;然后把对方抱在怀里享受当下。
书中还有一个点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是有时候我们的负面情绪来源更多是来源于我们的“思维惯性”;比如当你被人拒绝时,你就会习惯性地与“对方是不是不喜欢我”这个涉及个人本身的批判相挂钩,可是结果有可能是“对方在那个场景下不好接受你”(环境因素),“对方最近比较忙,没办法接受你”(时间因素);而我们大脑会惯性地把拒绝这个信息上升到“对人不对事”的层面上来,于是负面情绪就会主动涌上来。
其实仔细一想,我们的生活中很多糟糕的事情都是因为生活节奏太快的惯性导致;发个微信给对方,对方几分钟没回就会胡思乱想;发个朋友圈就时刻盯着小红点期待别人带你的的即时反馈而浪费了自己大量的精力投入到真正对自己有用的地方;欲望一上来,注重即时满足,不会停下来思考一下,就满足你冒出来的欲望......
惯性太大,终究会被欲望吞噬,愿你保留初心,培养自己的“钝感力”去面对这个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