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臻知夏
图/网络(侵删)
图片来自网络女孩离家出走。
出走的原因是与家人发生矛盾。3天后,女孩回家,大家为此松了口气,人回来就好!但与此同时出现不同的声音:现在的孩子动不动就离家出走,父母行监护之责又怕适得其反,不管束又忧放纵成恶习。
“我们那个时候父母说啥是啥,哪有那么多事?“一妈妈说。
“家长越关注,反而让他们有压力,倒不如像我们那个年代一样对他们直接放养,少了冲突。“网友在评论中说。
“我小的时候可没少挨过打,长大后也没对我心理造成不好的影响。棍棒之下亦可调教孩子。打不能,说不得,那才是对孩子的溺爱。“一位爸爸出声。
“孩子到了青春期,万不可使用粗暴方式教育,那只会让孩子离你越来越远。“一位妈妈深有感触。
评论区的留言大多以孩子的玻璃心忧其未来或许无法承受或大或小的挫折,他们认为当正向教导行不通时,也可用不伤身的方式对其进行惩戒。
众人言之凿凿,各有看法。对于负气而离家出走的女孩,总是多有指责。
“如果连这一点小事都受不了,将来还怎么面对更大的困难或更多的意想不到?“
将女儿一路培养到高校的吴姐,她认为刻意地训练孩子面对压力时的张力是利大于弊。孩子在学业或生活中遇到不顺心之事,她总是以最终的目标为目的,而忽略“暂时“存在的无关紧要。
熬一熬,也就过去了。锻炼了意志,又得到了成果。
吴姐经常对女儿如是说。
然并不是所有产生的消极或压力都会在说教式的执着中消失。
很多父母,总将当年的自己与孩子相比较,以此说明孩子行为的不该。
有些父母或将其未处理的情绪投射到孩子身上,在后者出现一些不与其相契合或反抗的意识后,前者往往会以一种居高临下的长者身份进行教育,以期将自我的思维作为孩子的思维,如能达到同步,便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
而父母在意见或行为不能求同时,会努力让它朝向改变者的模式,那被训练之下的孩子,或会压抑着自己的喜好而选择迎合父母的喜好,或会在孩子身上看到与其父母相似的影子。
多年之后,那个优秀的女孩像极了吴姐,在她有了孩子之后,做着吴姐当初要求她的那般。
明明是排斥母亲当初的教育观念,告诫自己将来为人父母与这些反例绝缘,却还是承袭了最不愿意成为的模样。
以自己的标准衡量行为的好坏,以爱的名义让孩子陷入只此唯一的选择。这是很多家庭中父母在对待与孩子的冲突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的现象。
而那个消失了几天的女孩,在回家的那一刻,看到母亲将她揽肩而抱后的喜极而泣,父亲虽泛着生气的余温,但语气中有难掩的放松。
“我希望你们能够多听听我的想法,我不要当只会听话的好孩子。”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