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要一层层剥去厚厚的棉衣,只留下单薄的一两层,伸出双手可以感觉暖暖的空气在指缝间游走,能够触碰到暖便意味着春的确来了。
泥土里鲜嫩的草芽儿萌动着,树木的身躯变得柔软,春在召唤他们,于是他们便用朦朦胧胧的绿意装点春。过不多久各种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看到美景人也爽朗起来了。
父辈们期盼春雨的到来,泥土松软后便可播种,在褐黄的土地上播撒一年的希望,一粒粒种子犹如他们的孩子。“一年之计在于春”,所有人都会撇弃冬日里的那种懒洋洋,打起精神来了。春雨过后,可以嗅到泥土里花瓣的芬芳,在毛毛细雨中走着,静默地感受春的气息。

春日里清明算得上是个重要的节气了,记忆中清明节要踏青,扫墓,插柳枝,荡秋千的。小孩子在鸡蛋上画个小人儿,编织鸡蛋网,手上、脚上要系上五颜六色的细绳,我大概也忘记怎么编织鸡蛋网了。
“春”是什么?在古人眼中,是“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是“二月春风似剪刀,不知细叶谁裁出。”
在我的记忆里,春是温润的阳光,指头上的一抹绿以及新的希望和新的憧憬。过往已然成为过往,制定全新的计划并且从现在做起,当春来临时。
马克思主义学院17级马付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