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c97744f3e497国学与传统文化中国诗词大会
到底是谁穿越到唐朝写了这首词?  |  刚好读读诗

到底是谁穿越到唐朝写了这首词?  |  刚好读读诗

作者: 刚好说说 | 来源:发表于2017-07-31 21:55 被阅读56次
忆秦娥

今天刚刚好给大家分享的是一阙千古神作——《忆秦娥·箫声咽》。

这阙词的作者本来难以确定,宋代有选本将此词与另一阙著名的《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都归在李太白名下,此后一般都依此说,不过明代以来也是质疑不断,因为从李白生平相关的记录中找不到他写过词的证据。也许大家认为这种巨作,也只有李白这种级别的诗人才配得上,所以宁愿相信作者是李白。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本阙词出现在宋代以前,唐至五代之间。唐代早期的词,都属于酒宴上歌妓们演唱助兴的曲子词,多为民间艺人所作,到了晚唐温庭筠等文人作花间词,词的文学性和艺术水准才逐步得以提高。一直到五代李后主亡国以前,词均属“艳科”,题材不离花前月下的男欢女爱、歌楼酒肆的寻欢作乐,从未出现过一流的杰作。

所以,这时期突然出现的这阙《忆秦娥》,怀古伤今,雄浑苍凉,堪称横空出世,前不见古人,后也难见来者!

再看看本词的具体内容。起首两句,就已非同小可。大意是睡梦中的秦娥被一阵咽绝的箫声惊醒。秦娥一出场梦就被打断,就出现了情绪高点,也给全词渲染了一种清冷的气氛。如同信乐团的信一张口就是高音,常人难以跟得上。醒来之后的秦娥打开小轩窗,看到月光下的垂柳,不禁想起了当初在灞陵离别的情景。写到这里,似乎内容也未离闺中怨的窠臼。

且看下片。清秋时节音尘绝,秦娥触景思人,眼光竟放到了长安附近的乐游古原和咸阳古道,这不是秦、汉的遗迹吗?一般的女子岂能有此视野,必是寄托着作者深沉的历史观照。

残阳如血

全词的点睛之笔在最后两句: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一切都消逝了,只剩下西风萧瑟和残阳如血伴随着远处的汉代皇陵,显得如此悲壮。词作者已经将身处小楼的秦娥对个人的忧愁,提升到了身处前朝遗迹的词人对历史的忧愁,艺术手法如此纯熟,这绝非同时期的花间词所能相提并论的,像极了后世的作者穿越到唐朝去写就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赞此词“以气象胜”。本词的气象,当然不是盛唐气象,更像是天宝末期以后每况愈下的唐朝国运的一种寓示。如此宏大的意境,沉郁顿挫的风格,穿越千年的历史感,放在唐诗的杰作之中也不会逊色,并且为宋词开了一个起点很高的头。

相关文章

  • 到底是谁穿越到唐朝写了这首词?  |  刚好读读诗

    今天刚刚好给大家分享的是一阙千古神作——《忆秦娥·箫声咽》。 这阙词的作者本来难以确定,宋代有选本将此词与另一阙著...

  • 《七子之歌.澳门》(融慧语文课例)

    一、初读诗,学习生字词,萌发情感。 1.自读诗歌。 2.指名读词,小老师带读词。 3.指名读诗,师评价。 4.师生...

  • 柳永一首长词,回顾往昔

    很少读长词,这首词212个字,全词三叠。 这首词抒写了词人从黄昏到天明的思绪。 柳永,不愧为北宋婉约派词人代表,文...

  • 读诗 读史 读屎

    读诗,读史,读屎 这三个词连续起来有点无厘头,也只是闲来随笔,信手涂鸦。 首先是读诗,年少爱读诗,读诗感悟美,...

  • 穿越到唐朝

    今天看了一本书,是关于穿越的,我不太明白,为什么会有穿越这回事儿?这些都是人类想象出来的,毕竟没有人真正的穿越。不...

  • 童真童趣(2):钓鱼玩冰是永不过时的游戏

    小朋友们好,我们今天继续学习有关童真童趣的诗,先一起穿越到唐朝,看看唐朝的小孩子钓鱼时是怎样的情况。我先读一下这首...

  • 18.这样做是不是主次不分?

    今天,读唐《宋百首详解》——《忆秦娥·秋思》。 先说说读这首过程。 这是唐朝诗人李白写的一首。唐朝写的语言和现代的...

  • 阴雨天

    早上醒来,就看到外面在下雨。简单做好饭,在屋子里散步、读诗。这几天读苏轼的《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这首词...

  • 读诗读词,读人心

    诗仙李白,大白话也写的满蕴诗意,一句“我醉欲眠卿且去”,可亲可爱的形象如在眼前。李后主的渔父,“一壶酒,一竿纶,世...

  • 闲谈穿越[数独]

    今天中午,闲聊,聊长安十二时辰。同事忽然说“如果咱俩穿越到唐朝,那咱俩就是大美女!”。 我们穿越到唐朝,可能会比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到底是谁穿越到唐朝写了这首词?  |  刚好读读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ycd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