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最先提出“性本能”
才是最根本的内驱力
“欲”,仿佛就是一只
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老子西升经》
毫不客气地宣称:
欲者,凶害之根
不只是中国
意大利大诗人但丁在
《神曲》
里为人世间的
七宗罪排序时
第一宗罪
也同样是:
色欲
“欲”
不仅仅是,过街老鼠
而且还是,国际上的
头号红色,通缉犯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生养天地,万物的道
(谷神)
永恒长存,玄妙母性
玄牝之门,天地之根:
玄妙母体的生育之门
即就系是,天地根本
绵绵若存,用之不堇:
连绵不绝
取之不竭
用之不尽
以上一般的
原文与译文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1、
“谷神”
马王堆帛书甲乙本均做:
“浴神”
现在学界,基本认定
“浴”即“谷”的通假字
2、
“牝”
“匕”,雌性动物的标志
牝,畜母
3、
“牝”字的母性化特征
于是渐渐发展成为了
一个专有名词的代表
即:母性生殖器
后来
“牝”的字义更进一步
可以代指一些类似于
“母性生殖器”的事物
锁器,受者即牝
“牝”,即钥匙孔
4、
口通地气,曰牝户
“牝”,就代表口
5、
丘陵为牡,溪谷为牝
“牝”,有溪水的谷
马王堆帛书
将“谷”作“浴”
是有渊源的
6、
本章是《道德经》
争议最大的一章
主要对“谷”字的解释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我大体上将其
分为四大门派
第一大门派是:替身派
1、
此门派
人数最多
影响最大
势力最广
掌门人:王弼
谷,中央无谷也
中间空,两边山
“替身派”的
门徒非常多
融汇三教九流
来自各行各业
第一位是唐玄宗:
谷者,虚而能应
神者,妙而不测
死者,休息
第二位是司马光:
中虚曰谷,不测曰神
天地有穷,而道无穷
故曰不死
第三位是苏辙:
“谷,虚犹有形
谷神,虚而无形
第四位是朱熹:
“谷”,虚而能受
“神”,无所不应
第五位是严复:
以其虚,故曰谷
因应无穷,故称神
不屈愈出,故曰不死
三者皆,道之德
“谷神不死”的断句
其实应该是分开的:
谷,神不死
2、
“替身派”学者
统一认为:
“谷”,山谷
“谷神”,山谷的精神
“谷”只不过是一种比喻
老子意在,借“谷”喻“道”
众所周知,《道德经》
“道”一向是,独来独往于
天地之间,视而不见
听之不闻,搏之不得
无相无形,无影无踪
“道”
庐山真容
无人亲睹
既然“道”是
《道德经》
的第一主演
如果主角不现身
那么《道德经》
该如何开机
最后老子想出一个
绝秒的解决办法:
在每一次轮到
“道”上场的时候
都一律使用替身
3、
《道德经》
全文“谷”字一共十二次
其中八次,都可以说是
以“道”的替身形式出场
“谷神不死”
“上德若谷”
“古之善为道者
旷呵其若谷”
“知荣守辱,为天下谷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
“譬道之在天下也
犹小谷之与江海也”
“江海之所以
能为百谷王
以其善下之
能为百谷王”
由以上证据可见
“替身派”的理论
资料详实无懈可击
而且一直都占据着
文学界的头版头条
不过后来,有人对这种
“替身”的理论表示不满
第二大门派是:真身派
掌门人:高亨
高亨
现代著名的
古文字学家
曾师从:
梁启超
王国维
他不喜欢,“替身派”的
欲言又止、欲说还羞
他在《老子正诂》
里直截了当地指出:
谷神者,道之别名
1、
“谷”既然是,“道”的替身
“谷神”即是,“道”的真身
所以“谷神”,就是“道”
曹孟德,就是曹操
他的理论基础是:
道能
生天地
养万物
故曰谷神
不死,言其长在
2、
无论“替身派”的
门徒们承不承认
其实高亨的理论
更通俗,更明了
或许也更接近
老子的本意
问题只在于:
老子为什么会
用“谷”比喻“道”
其实这是源于
古代母系氏族时期
人类对女性生殖器
的一种崇拜情结
全世界的,各个民族
都存在有不同程度的
女性生殖器崇拜情结
这代表了远古人类
对生物界繁殖能力
的一种赞美和向往
比如我国云南省
有一少数民族叫:
佤(wǎ)族
在佤族的创世神话中
有一个关于人类源于
“司岗里”的传说
“司岗”,即是石洞
“里”,即是出来
“司岗里”:
人类从石洞里出来
据当代的学者研究
“司岗里”其实就是
佤族祖先崇拜
女性生殖器的
一种精神象征
佤族的“司岗”与
老子的“谷”
在某种程度之上
可说是一奶同胞
3、
著名的
精神分析学家
弗洛伊德也从
心理学的角度
探讨过这一点
人类的发明和创造
归结为一种人类为了
超越自身知觉器官的
本能和冲动
留声机就是耳朵的替代物
望远镜就是眼睛的替代物
房屋就是子宫的代替物
子宫是第一个住房
人类还是留恋着它
因为那里安全舒畅
在人类的潜意识中
山谷就是女阴象征
共用的女性梦符号
“两峰夹一谷”民谣
甚至很多性学书籍
也将女阴比作“谷”
4、
弗洛伊德还提出
惊世骇俗的理论:
性本能是人类的
最根本的内驱力
此言一出,学者教授
百思不解,彻夜难眠
读过老子的人
全部笑而不语
此即系是,英文版的
玄牝之门,天地之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尽
弗洛伊德的盗版手法
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后来国人可能觉得
“性本能”三字太赤裸
于是将其音译过来:
力比多(libido)
“谷神”相当于曹孟德
“道”就相当于曹操
“力比多”可作魏太祖
三者其实,无非都是
同一个人的不同称号
5、
人类
对母体
最原始的
依恋本性
无论是顺着生物学
还是心理学的支流
都能找到相应源头
也就是说,老子“谷神”
作为“生殖”的象征意义
的确可以,称之为“道”
“道”生天地,养万物
生生不息,绵绵不绝
“真身派”的理论同样
有理有据,难以反驳
理论就像,牡丹花
国色倾城却百无一用
于是有人就别开生面
树起“修身致用”的大旗
第三大门派是:养神派
掌门人:河上公
浴,养也
人能养神则不死
神,谓五藏之神
所谓五脏,即是:
肝、肺、心、肾、脾
谷神不死,长生不死
1、
“玄”,即鼻
“牝”,即口
玄牝之门,天地之根
人的鼻口,在呼吸时
可以接通,天地元气
绵绵若存,用之不堇
人的呼吸,放慢节奏
气似游丝,若有若无
静坐呼吸来“养神”
“养神”来“养生”
直至长生不老
2、
由“养神派”,衍生出
一门重大的魔幻学科:
黄老之学
由于黄老之学
在中国历史上
影响宏大久远
所以有必要为
河上公本人描画
一张清晰的素描
中国历代的正史传记
唯一提到的只有《史记》
一笔带过,不知所出
不过我们根据
司马迁列出的
师承顺序推算:
战国河上公
早于秦始皇
一百年以上
与庄子同辈
4、
河上公
在《高士传》
一书里成功地
当上了男主角
5、
河上丈人者
不知何国人
明老子术
自匿姓名
居河之湄,著《章句》
故世号曰:河上丈人
河上公或河上丈人
只是他的一个名号
除了性别,对他的
姓名、年龄、籍贯
等等却是一无所知
战国之末,诸侯交争
驰说之士以权势相倾
唯丈人
隐身修道
老而不亏
传业于安期生
为道家之宗焉
整部传记,寥寥数十
平淡如水,波澜不惊
与其说是传记
不如称为新闻
因为野史的导演
同样局限于史料
无法创新演绎
《神仙传》
当它一部,魔幻电影
6、
河上公者,莫知姓名
孝文皇帝,草庵河滨
二百岁庄子
依然隐居在
南华山钓鱼
文学界一直有人怀疑
河上公应该是两个人
但道教界却一直坚持说
河上公至少活了两百岁
不管两个河上公
还是一个能够活
两百岁的河上公
有一点可以肯定:
他是山东
琅琊一带的方士
黄老学派创始人
《老子》改叫《道德经》
就是拜他,一手所赐
正是由于
他将《老子》
分为八十一章
前三十七章定为《道经》
后四十四章定为《德经》
后世才有《道德经》之名
7、
汉文帝时期规定
文武百官凡不读
《道德经》的人
一律不准上朝
文帝对《道德经》的
几句经义,不太明白
询问群臣,无人能解
于是派人向河上公请教
不料河上公,回了一句:
道尊德贵,非可遥问
文帝屈尊,驾车拜访
去了以后,河上公
大显神通,飞到空中
把以天子自居的
汉文帝教训一顿
然后慢慢地才将
《河上公章句》
两卷传授给了他
后世的黄老派门徒们
将“文景之治”的成功
归因于河上公
8、
为了能够更全面说明
黄老学派对后世影响
我们不得不谈到
河上公的弟子:
安期生
安期生,外号千岁翁
可谓是中国古代政治界
全民瞩目的超级大明星
秦始皇当年派
徐福出海蓬莱
是为了寻访他
汉武帝七次
琅琊天台山
是为拜见他
安期生得道成仙
自然有权利爽约
所以最终,他并没有
跟秦始皇和汉武帝会面
一方面深得历朝历代
帝王们的迷信与器重
另一方面精通
长生不老之术
所以他作为一个
“出世入世两相宜”的
完美形象一再出现在
李白、苏东坡、陆游
等文坛巨星的诗句中
黄老学派的“养神”论
对后世影响十分巨大
可以说是一条隐藏在
文人学士心中的潜流
9、
“养神派”的
理论对不对
断案讲求证据
不能因为对方
的非主流身份
就轻易下结论
可以为河上公“养神论”
直接作证的名人有两个:
第一个人
战国初期著名
道家人物列子
《列子•天瑞》篇
养生成仙,也引用了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第二个人
唐末五代一位
道教首席人物
杜光庭850—933
他所撰写的
《道德真经广圣义》
其中就沿用并阐发了
河上公的“养神论”的注解
《列子》
被学术界认为是
西晋时期的伪作
不能作呈堂供证
杜光庭
道教界的
本家人物
如此自证清白
无法令人信服
需要寻找
别的证据
10、
可以为河上公“养神论”
间接作证的有两部书
一部是刘向的《列仙传》:
容成公者
补导之事
取精玄牝
谷神不死
守生养气
一部是杜光庭的
《仙传拾遗》:
若山尝好长生之道
弟若水为衡岳道士
得胎元谷神之要
这两部书是神话小说
法官有理由不予采信
河上公和安期生
师徒二人,被认为是
误导和蛊惑历朝帝王
求仙问道的罪魁祸首
自古一直都站在历代
文人政客的心里法庭
以“被告”的形象出场
没有一位
正统的学者
愿意为他们的
“养神论”出庭作证
河上公“养神论”
实际其来有自
而非空口无凭
11、
以谷我士女:
“谷”,“生养”
谷则异室,死则同穴
这个“谷”,明显是“生”
第三条证据
由于“谷”的美好含义
所以古时候就衍生了
一个成语:谷马砺兵
谷马,喂马
如果单独地作为
本章的一种解释
河上公“养神论”
同样无懈可击
不过也不能排除
河上公故意歪曲
老子本意的嫌疑
有人会觉得
河上公理论
听来很实用
却难以实践
第四大门派是:养生派
掌门人:张天师
张天师
本名张道陵
谷者,欲也
“谷”或者“浴”
其实都是
“欲”的通假字
1、
张道陵
中国道教的创始人
天师形象在中国民间
饱受追捧,一呼百应
但他提出的“养生论”
备受冷落,无人响应
或许学术界正统人物
都认为“养生论”如同
沙堆建楼,不堪一击
所以懒得,跟他争论
“养生论”,难以推敲
立场依旧:证据为王
2、
饮食男女,大欲存焉
孔子主张,以“礼”治国
正是提倡将每个人的“欲”
关在“礼”划定的范围以内
软禁圈养以达到
弱化驯服之目的
化“大欲”为“小欲”
化“小欲”为“寡欲”
将“饮食”的物欲
这端发挥开去:
养心莫善于寡欲
张道陵
将“男女”的性欲这一端发挥
正好跟孟子的观点相辅相成
总结起来就是:
养生莫善于寡欲
3、
“节欲”“养生”有传统
可以追溯到《易经》
山泽损
君子以
惩忿窒欲,欲不可纵
除其嗜欲,损其思虑
后世包括许多
正统的大学者
对“节欲养生”
趋之若鹜:
我亦近来知损益
只将惩窒度馀生
君子惩忿窒欲
此方治肝治肾
养生家之法:
惩忿、窒欲、
少食、多动
4、
张道陵作为东汉人
承上启下继往开来
后世的学者
对他“养生”论
只字不提
大概有三盆
公认的“冷水”
将他的理论之火
浇灭在学者视线
第一盆太过可疑删改字词不符合原本
第二盆太过敏感内容低俗涉及房中术
第三盆太过科幻思想迷信追求神仙术
“冷水”是正统人士的鄙弃
只有洗脚的时候才会想起
张道陵的《老子想尔注》
命运多舛,很早失传
直到清末
敦煌莫高窟里
才发现了残本
5、
河上公“养神法”公示
“长生不老”宝藏所在地
张道陵“养生法”
相当于为我们
标明了路线图
他通过“节欲”来“养生”
再通过“养生”来“长生”
相对河上公原地打坐
张道陵的,理论更加
真实可见,切实可行
“节欲养生法”
如同巨大的磁石
为张道陵吸引了
成千上万的信徒
6、
那么综合上述
得出一个结论
“欲”
过街老鼠
人人喊打
生有害,曰欲
《老子西升经》
不客气地宣称:
欲者凶害之根
不只是中国
世界级的大诗人但丁在
《神曲》里为人世间的
七宗罪排序时
第一宗罪也
同样是色欲
“欲”不仅仅是,过街老鼠
还是国际头号红色通缉犯
既然“欲”,如此该死
老子偏说“欲神不死”
既然“欲”是坏的
“道”为什么造“欲”
为什么使人类
产生“欲”
道重继祠,种类不绝
这个理由,十分牵强
根本无法,令人信服
但耶稣也并没有
找出更好的答案
基督教的教义中:
性欲,即肮脏
早期基督教领袖
圣保罗的性观念
总结成了一句话:
非以生殖为目的
的性行为非道德
7、
为什么在宗教思想中
性欲唯一存在的理由
就是为了,繁衍后代
人类究竟,如何诞生
亚当和夏娃最初
生活在伊甸园里
无忧无虑,无知无欲
后来地上,长出了树
悦目可口,其中一颗
便叫做:分别善恶树
有天夏娃被蛇诱惑
和亚当先后偷吃了
分别善恶树的禁果
从此两人有分别心
有了男女的羞耻心
人类开始有了性欲
亚当和夏娃
被上帝赶出
伊甸园之后
便开始同房
人类即诞生
8、
地球上最初
并没有人类
人类本来生活在
“光音天”的世界
人类如同天使
身体透明光亮
往来于空中
并没有
男女尊卑
上下之分
也没异名
众共生于世间
所以名叫众生
后来地上,生长出来
美味醍醐,味甜如蜜
天使们被,美味诱惑
吃了醍醐,生了贪欲
然后身体,越来越重
后来失去,飞行能力
同时失去,光明相好
从此显出,凡胎肉体
吃得多的皮肤粗糙相貌丑陋
吃得少的皮肤光滑相貌艳丽
人类有了分别心
有了男女羞耻心
人类有了性欲
男女开始媾合
于是人类诞生
9、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天地之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堇
仿佛三个作家以
各自角度在描写
同一个哈姆雷特
不同的地方在于:
耶稣和佛陀是以
故事的形式论述
而道家老子是以
抽象的语言概括
老子唯一缺乏的是
“欲神”以前的事情
但无须担心
其实庄子已
将这一场景
描摹出来了
10、
南海之帝叫倏
北海之帝叫忽
中央之帝叫浑沌
倏与忽两人常在
浑沌的地盘相聚
浑沌的款待甚善
倏忽准备
报答浑沌
人皆有七窍
以视听食息
唯独混沌没有
为他凿开七巧
日凿一窍七日后
七窍开而浑沌死
因为混沌,七窍一开
便有了欲,尤其性欲
混沌只是,庄子隐喻
“混沌”就等于是
老子的“天地根”
基督教的“伊甸园”
佛教的“光音天”
伊斯兰教的“乐园”
只不过庄子是
拟人化的写法
耶稣和佛陀是
借喻式的手法
混沌代表,至人境界
无知无欲,无善无恶
耶稣骗亚当夏娃
吃了禁果就会死
其实死的,不是肉体
而是人的,“混沌”状态
“混沌”死而“欲”生
于是亚当夏娃
繁衍出了人类
谷神不死
是谓玄牝
11、
庄子和老子,其实相当于
合写了一篇中国创世神话
庄子讲述了前半部分
老子讲述了后半部分
从内容上看,本章也
完全可以独立于《道德经》
其他八十章之外,单独成篇
张道陵
将“谷”解读为“欲”
何尝不也是一种
令人神往的理论
老子一个,“谷”字吵出
四大门派,各有千秋
诸位可以,任选其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