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22年以来,经历过太多的学习培训,每次都有所感悟和收获,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淡忘,唯有屈指可数的5次国培令我终身难忘。
01源起-云端初见
2017年,我与国培的第一次遇见是我成长的起点。有一天,我突然接到县教育局教师培训中心的杨老师打来电话,让我承担“国培计划(2016)”-贵州省区域性教师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项目的远程培训辅导工作,我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为了做好培训辅导工作,我虚心向培训教师请教,熟悉远程培训平台的操作流程,每天晚上再累也要一对一地回答参训老师遇到的问题,我辅导的班级有来自全县各中小学校的130名教师组成,他们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有个别村级学校的老教师,要随时提醒TA上线学习,督促TA完成作业,让我有机会跟学员深度交流,也慢慢地相互认识。 在我的诚心相待,用心督促,精心辅导下,我们班的学员参训率达100%,并提前完成了学习任务,还有97%的学员作业达到优秀等级,我也被主办单位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教师发展中心评为优秀辅导员。
通过这次培训,我充分发挥自己的信息技术特长,取得了参训老师的支持和信任,促进了我的专业成长,同时也让我更具责任心,充满热忱地对待每一次培训,敢于挑战新的机遇。
02成长-遇见清华
第二次国培,是2017年11月26日至12月15日,我作为贵州省乡村名师,被贵州省教育厅派到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参加“国培计划(2017)-乡村中小学、幼儿园名师访省外名校项目”培训,让我有机会亲身体验当一次清华学子,第一次走进清华大学学习,经历了为期20天的难忘师生情,学员情,也是我从教22年来学习时间最长的一次,非常难忘,且终身也不会忘记。
进入清华园,感受了水木清华这个国内最高学府,百年名校的文化底蕴,聆听了大师们前沿的思想和精彩的报告与讲座,心灵得到一次彻底的洗礼。
感受了清华大学老师渊博的学识,走进清华园,就是清华人,不愧是中国最高学府,校园里的一楼房一砖瓦、一花一草一木都彰显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校风,此次学习培训,让我受益终身。
因为这此培训,让我有幸聆听了40多位国内顶尖的教育知名专家讲座,感受到了真正的大学学习氛围,参观了北京知名的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风采,观摩了20多节精彩纷呈的课堂,体验到了清华大学班主任和级部主任和蔼可亲的身影,特别是项目主任黄蕾、班主任王潇莹2位老师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感激感动。
在这次培训上,项目老师为我们精心策划培训日程和课程,在学员论坛分享中,我很荣幸承担了分享任务,分享的主题《基于云平台的名师工作室研修与建设》,得到在场的名师学员一致好评,为我在2018年申报中央电教馆的信息化课题做了铺垫。
成长,就是在未知的领域挑战自我,获得他人的肯定和认可。第一次登上清华的讲台,让我获得突破性成长,在以后的公众演讲中变得更加自信和从容。
03跋涉-深圳重塑
2018年11月4日至10日,作为第36期州级名师名校长班学员,我被黔西南州教育局派到深圳学习,几天的学习,让我深深感到,一直扎根乡村教育的我,是那么弱势,让我重新认识自己,找准方向和定位。
首先,我需要做一个反思型的老师,正如赵家英老师所说“一个教师不在于你教了多省年书,而在于你用心教了多少年”,回顾这十多年来,除了精心准备的公开课,很多时候却没有认真用心地去教好每一堂课,赵老师说:“公开课常态化,平常课公开化”,值得我去尝试,并且坚持去做的一件事,不能只有触动,没有行动,更应推广和强化,同时要求自己养成经常写反思的习惯。
其次,我需要做一个研究型的老师,李映华老师说“教学即研究”,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懂得如何点醒学生求知欲;研究教材的结构层次,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不是让学生适应我们的教学方法,而是我们创生方法去适应学生的认知思维方式,学生即是学而生知。有生成的课堂才是充满智慧的课堂,最后一天的培训,王晓芳老师很系统地教会我们一线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教育有规律,教学是专业,科研有套路”,没错,从王老师的《一线教师与课题研究从理论到实践》的专题分享中,我已初步学会了科研的一些“套路”,重新认识到了科研的一些方法与策略。
再次,我需要做一个深度学习的老师,特别是新时代的新机遇和新方法,李乃涛老师带领我们全面学习了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让我们格局放大,国家对教育的顶层规划和设计,是每个时代的老师都必须研读通透的最强信息,很多培训教师都为我们推荐值得研读的教育论著,如越文林老师推荐的书籍就特别多,回去后我一定买这些书好好研究和学习。
最后,我更需要做一个大气的老师,黄晖阳老师所分享的“四气”教师,正是我的追求,特别是“大气”,只有大气的老师才有可能成为大师,作为乡村名师工作室的一位领衔人,要放开教育的心胸,打开教育的视野,走进学生的人生,才有可能触摸到教育的幸福。
踏踏实实沉下去,潇潇洒洒浮上来,借用习总书记的话说:“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
04华中漫步,陪伴成长
2019年10月10日至20日,州教育局派州级骨干教师到华中师范大学参加“国培计划(2019)-中西部项目培训者团队研修(黔西南州校长教师专项培训)培训管理团队班”培训,我又和爱人一起作为学员来到了华中师范大学学习。
在清华,在深圳,我都和爱人一起被安排同程前行,共同学习,携手并进,这次也不例外,我们相互陪伴,一起见证彼此的成长。
在这次培训中,给我们讲课的老师都是一线的名师,所准备的内容好像专为我们量身定制,非常接地气,如叶芳老师《孕育核心素养,走向未来教育》,肖盛怀老师《把问题当教育资源》,滕敏老师《向善而长,向美为师》,高巍老师《教学评价量表开发与应用》……
我经常拿着当时记下的笔记反思,特别是在遇到问题时,这些老师的教诲总是闪现在我的脑海里,特别是肖盛怀老师的“把问题当教育资源”的教育理念,对我的影响很大,还有高巍老师提供的评价量表,为我日后的教学教研工作提供了工具参考。
05华丽转身-从参训学员到主讲教师
“国培计划(2022)”学科骨干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提升-新媒体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培训项目(坊主培训)于2022年8月9-12日在贵阳市绍兴大酒店进行为期4天的培训,此次培训的主办方为继教网,学员主要来自于六盘水地区的57位工作坊坊主。
这次国培,我的身份不再是参训学员,而是作为主讲教师受邀做《互联网+教育专业写作与表达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很多参训学员表示收获很大,改变了对教育写作的认知并在互动交流中说到要回到工作岗位上马上践行写作成长。
来自盘州市第十一中学的张丽老师,是另外一个国培班“学校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力”项目的学员,听说坊主班有《互联网+教育专业写作与表达能力提升》专题讲座,也跟着来“蹭班”学习,认真听取讲座,积极参与互动交流,并对讲座内容给予高度肯定,她说:“回去一定重新拿拾起笔来,践行写作”。
课后,学员们纷纷私加我的微信,希望在以后写作中得到写作指导和帮助。
“我们因为写作而改变,就用写作改变世界”,从此,我立志推动教师全民写作,帮助更多教师,通过写作获得成长和改变。是的,教师全民写作是一件利国利民,利他利已的事业,让我们一起期待,因为教师全民写作而改变更多的学生,改变孩子,改变未来,一起遇见更好的自己。
从乡村教师华丽转身成为知名教师,我想说:国培让我遇见更好的自己。
【我是韦成继,007全民写作大使(编号062),“教师写作成长@实战派”发起人,立志推动全民写作,通过写作影响更多中小学教师获得成长和改变,您可以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疑问或观点,与作者和其他读者共同交流,也欢迎原文转发给更多身边的伙伴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本文使用 文章同步助手 同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