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家校协同 共育成长

家校协同 共育成长

作者: 雍敏 | 来源:发表于2022-10-20 23:57 被阅读0次

家校协同 共育成长

成功的教育是家校、社会和谐一致的教育。教育孩子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将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的教育完美结合。我校紧紧围绕“家校共育”这一课程理念,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新形势的要求,与家长协作,形成教育合力,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目的、教育理念以及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深受社会好评。

一、 健全制度,规范管理

学校将家庭教育培训纳入了学校整体校本培训计划,同时任课教师通过培训、自学等多种渠道,不断提高自己的家庭教育教学水平。我校制定并完善规章制度,对家长学校的教学内容、考评及档案都作了明确规定。学校方面,建立学校德育领导小组,由校长为首,以家庭教育工作总协调员为统领,以班级管理团队共同组成。其职责是宣传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协调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关系,对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进行指导,交流教育信息。

二、 成立家委会,搭建沟通桥梁

建立各级各类家长委员会,完善各级家长委员会职责,让家长委员会充分参与到学校的决策、管理、监督、评价中来。各级家委会成员和家长积极参加学校建设,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新动力,推进了学校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的育人环境建设进程。学校成立高素质家长委员会,组织开展各项活动。

三、 规范组织线上线下“双线”家长课程和家长会活动

开好家长课程,线上,依据陵城区家庭教育课程,积极组织全体家长教师参与课程学习。线下,不定期组织家长学校培训,由田校长及家庭教育丰富的教师与家长沟通交流。

根据疫情防控形势需要,积极组织线上、线下家长会。让家长走进教室听一听,看一看,坐一坐。与老师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从而更好地实现家校共育。

四、 夸夸我们的孩子活动,天天都是开放日

改变一些固有思维和做法,每周每班至少约请两名家长到校,有孩子一直很优秀的,更有孩子在某一方面有垫底进步的,叫做“家长进校受表扬,一起夸夸我们的孩子”,这样既鼓励了孩子、褒奖了家长,增进了家校互信和情感交流,也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作用。

五、 家长护路护河,共育心连心

为切实保障学生及家长的生命安全,我校设立“家长护学”暖心岗,家长轮流参与校门口交通治理,护佑学生上学路上的平安。在节假日,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护河”活动,为孩子假期安全保驾护航。并为家长提供遮阳伞、雨伞等人文关怀,充分体现了学校的精细化管理,家长大手牵小手幸福的微笑成为家校和谐共育最美的定格。

家校共育,才能共筑孩子们的美好未来。教子尚须人品高,树直还需勤培育,孩子的成长,是家庭的事、学校的事,全社会的事,只有综合教子的合力效应,才能取得最佳效果。虽然我们在家校共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须不断努力,相信有广大家长的配合,我们的家校共育活动会取得更大的成效。

相关文章

  • 家校协同共育

    最好的教育,一定是宽严并济、奖罚分明的;最好的老师,一定是既管且教、严慈共体的。 而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就是教育的希...

  • 家校共育协同公约实施方案

    办好教育事业,政府、家庭、社会、学校都有责任。构建家校协同教育机制,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校共育是现代...

  • 2017年12月12日学习心得

    收获:家校共育,铺就学生成长路! 启示:家校共育的一个重要体现是让尊重生根,在家校合育过程中使家长得到应有的尊重,...

  • 家校共育(20220611)

    今日收获: 张俊老师分享的《家校共育 幸福亲师:经验与实践》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家校共育的现状、家校共育的优势和家校共...

  • 完善自己  帮助别人

    ——“家校共育”课程学术团队成员成长规划 带着满怀的期待,也带着诚惶诚恐的心,不揣浅陋地参加了“家校共育”课程的讲...

  • 家校共育,想说爱你不容易

    家校共育,想说爱你不容易 ——东马沟小学家校共育叙事 王俊霞 家校共育,让人忧伤让人喜;家校共育,想说爱你不容易;...

  • 家校共携手,同心育英才

    新教育指出“家校合作共育是指通过家校互动、亲子共读、新父母学校、家校合作委员会等形式,强化家校共育机制,建...

  • 家校协同 共育成长

    家校协同 共育成长 成功的教育是家校、社会和谐一致的教育。教育孩子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将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的教...

  • 家校合作是最有效的教育

    家校合作共育是指通过家校互动、亲子共读、新父母学校、学校合作委员会等形式,强化家校共育机制,建立新型的家校合...

  • 魅力家长进课堂,教育活动更精彩

    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家校合作共育已经成为重要部分,通过家校共育,学校与家长架起沟通的桥梁,也让学生获得成长。 针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校协同 共育成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ydv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