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冷像是一种恐惧症,我从小就养成了,年岁增加,也没能改变,近年愈发严重起来。看到道路两侧树木叶片不停下落,禁不住一阵哆嗦,我清楚,那一场叫做寒冷的季节行将到来,冬天像是一个不受欢迎的旅者,但是,该来的还是来了。
冬天带着寒冷的属性,以西北风为先遣,吹拂掉树叶,啸叫着四处游荡,攻势野蛮和残暴,那些累积了大半年时间成长形成的树叶,发出凄厉的愤懑声音,勇敢赴死,却依然保持了本真的模样,是的,离开了大树,它们的重生处所只能是泥土。
每一颗树木发出的沙沙声音,如同是抗拒着寒冷侵袭的控诉。是的,树木的自然生命其意义就是成就了岁月寒冬的吹哨人,是抵抗寒冷的勇者。
冬日里的哨兵当然,树木也是冬天里的人类哨兵。
这个哨兵,为了人类冬天里的温暖可谓费尽了心力。
早在初春,长眠地下的树叶用一种叫做发酵的方法,将自己酿成了营养和肥料,滋养大树,这是离开树木的树叶最后的恩情和致意,用仅存的身体回馈树木,于是树木抽芽枝发,经过春季的雨露,夏日的阳光,它们为隆冬的严酷早早做好了准备,将自己长成一棵参天大树,遒劲的枝杆,内部构建了一套四通八达的营养和水分输送系统,你看到的夏日树木的茂盛和硕大的树冠,也就有了充分的理由。所以,随着隆冬到来,狂风里树木异常的大声高歌,用枝杆和树叶阻挡凛冽的寒风,声音悲壮和凄婉。就像哨兵在阻挡入侵者的脚步。
雪后的树木增添了一种韵律,黑与白的比照,在打开窗户的一刻进入你我的眼帘,大雪俨然是一场白色恐怖的出演,我们知悉,一个夜晚的大雪纷飞,树木也就承重了一个夜晚,树木坚持着,还要等到下一场大雪落下,树木坚持的意义只是在于,自己是下一个春天人们的绿色希望,自己不能倒下,压弯了枝杆,又何作惧怕。所以这个黑与白的场景常常进入摄影者的相机镜头,留住的不止于树木站立支起厚雪的姿态,还有,树木的隐忍和顽强。树木站成了冰冻天气里自然世界的唯一植物,传送自己哨兵一般的钢铁意志。
有人说,哨兵不易被人发现,他们弯着腰,穿行山林石岗。那么,树木的本质有点傻楞,一味的成长,向上成长,潜在的本领在什么地方?又怎样充当得起哨兵的智慧和潜质。
我们回到森林农场看一看吧,堆垛户外的木头整齐的排列着,那是整个冬天用户的驱寒、取暖材料,寒冬里一朵火苗持续稳定的保持,是树木躯干燃烧自己的功勋。那个白色世界里的火红色调,也不至于文明的创造和传递,更是人们古代社会生活里的希望。更不必说煤、石油的形成,树木用上千万年的自我牺牲,给工业社会的腾飞供给了资源,始终如一。
冬日树影冬日的树木像是一个个老者,过去了春华秋实,使命一般完成代际更替,树干从先前的柔嫩和结实一直到冬日里的皲裂,躯干的肌肤外貌断然无存,却欢喜的挺直农房前庭后院,站立成家庭势运的延续,或者在人行过道,成为过道的标志,为出行的人们指向前路。很多的树木聚在一起,混合在瓦房中间,歇脚找不到驻点的行人准会说。
“看!那里一片树林,很有生机,准有人居住”。树木早成了人类的依托。
严冬里,一颗颗树木兀自站立,公路两侧,仿佛列队的哨兵,风吹起时,为车辆的驰骋挥手致意:换个季节,我将为你营造满程的风景,还赠送你一路的清凉。
此刻的我,依然站立冬日里的行道树下,但是寒意已经渐渐消退,为有一个个钟情的树木哨兵相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