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这世界上还有一个地方能接纳你的一切糟糕和不完美,能抚平你的伤痛,能免你无枝可依,四处流离,毋庸置疑,是家。而家人,是寒冬里残存的温暖,是走投无路时拽你一把的那双手。最能让我们卸下盔甲,感觉到足够安全感的,便是家人给我们提供的避风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80%的需求都可以通过家人的给予得到满足,幸福感的源泉大多也都来自于家人。足可见一个幸福的家庭对于人成长的积极意义。
但就像歌词里写的,被偏爱的总有恃无恐,在爱我们的家人面前,我们将这条规律发挥得淋漓尽致。累了,有父母在你身后为你张罗,你可以懒得无所顾忌;受委屈了,父母抑或是另一半,都是最忠实的倾听者,帮你分担忧愁;遇到困难,更有家人陪你一起面对,与你携手共度难关。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动物,我们本能地选择和亲近对最自己好的,有利的人和事物,急于在家人那里摆脱和避开其他人带给你的伤害。
在外人眼里,我们踏实沉稳,勤奋友善,乐于助人,左右逢源,可是我们把最不好,最丑陋的一面都留给了家人。试想,有多少次,你对家人的关爱和需要嗤之以鼻,不但不感恩,甚至恶语相向。
因为父母的观念与自己不一致,你觉得他们无法理解自己,因为一件小事对他们大发雷霆;因为工作上的不顺心,对过来问自己问题的女儿冷嘲热讽,极不耐烦;对老公更是挑剔有加,他要是稍微有件事情没有做好,你便觉得他不够成熟稳重,对他给你的建议不屑一顾,甚至觉得他是在针对你。在家人面前,我们成了幼稚,脾气臭,好吃懒做的代名词。记得有一次我和一位同事的母亲聊天无意中讲到同事,她说同事脾气怎么不好,不爱讲话,对待感情幼稚,很是为她找对象发愁等等,与我们认知中的那个性格好,能力强,成熟理智的她完全不是同一个人。有一次我老公就吐槽说我对外人都比对他好,我还不以为意,为自己辩驳。现在想想,那些无意的伤害更容易伤害两个人的感情吧。
有人说,你在家人面前的样子,便是最真实的你原本的样子。大多时候,我们能理解同事,朋友甚至陌生人,包容他们的缺点,接受他们的不完美,却把所有苛刻和挑剔给了最爱我们的家人,理所当然地接受着他们给予我们的无微不至的爱和关怀。可是,这世界并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大部分你认为的理所当然,都是有人为你默默承受和付出而已。
周国平说“对亲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做到对亲近的人不挑剔,则是种教养。”很多人的教养,给了那些无关紧要,与自己八竿子打不到一块的人,唯独对亲近的人,失去了好好讲话的耐心,缺少了良性沟通的意识。下一次回家之前,请把所有不好的情绪挡在门外,把最多的教养,给到门里面的家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