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开岩
水事十谈|以水为师 努力提升当代水利人的精神境界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的精神之源。水利人历来与江河湖海为伴,踏遍青山绿水,驯服江河湖海,可谓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代表性群体。与之相应的是,他们饮清风雨露,写自然文章,其精神境界自然也应高于常人。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体现了水利人公而忘私、无私奉献的精神;李冰“乘势利导,因时制宜”兴修都江堰工程,体现了水利人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潘季驯“去国之臣,心犹在河”,体现了水利人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意识;郦道元用优美隽永的文笔修著《水经注》,则极好地体现了水利人热爱自然的人文情怀。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当代水利人也逃不脱世俗生活的烦扰,艰苦、清贫、寂寞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我们,许多人为此产生困惑,产生苦闷,找不到精神归宿。水给予了我们生命,也给予了我们一份安身立命的事业。与水朝夕相伴,在静默中感知生命,这是我们有别于喧嚣尘世独有的处世环境,可以帮助我们净化心灵,从博大精深的水文化中寻找人生的答案。
水利人常常把“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挂在嘴边,这句话说起来容易,怎么理解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说一个“善”字,包罗了中国人所有的美德,“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人生一世,若能时时心存善念,处处行为善事,还能有什么可忧愁的呢?或许,这个“善”字,对于我们这些世俗中人太过深奥,与现实生活有一些距离。最起码水利人应该从水的另一面,也就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水害中吸取经验。水有其利于人类的莫大好处,也有排山倒海摧枯拉朽的破坏性,要从“利”与“害”二字中找到我们的人生价值定位,时刻提醒我们要认清事物的两面性,尊重自然规律,善于趋利避害,因势利导。防止自己的欲望像决堤的水一样危害自己侵害别人,善于化害为利,做一个有利于社会的人。
在日常工作中,许多人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看不起自己所从事的行业,感觉自己是千里马没有遇上伯乐,大好才华被淹没了。其实,我们还是要时时自省,问一问自己能力够不够?想一想我们是不是真的爱这份工作?要明白一个基本的道理,那就是“吞舟之鱼,陆处则不胜蝼蚁”。在抱怨命运不公的时候,我们应该扪心自问,离开了水我还能做什么?这样想来,或许大多数人会平静下来,踏踏实实地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成为一个爱岗敬业、有益于社会的人。
身处当代,我们往往欲望太多,这也想要那也想要,结果把自己弄得很累。“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懂得节制的人。有些人竞争心太强,争来许多看似重要,实则无用的东西,有时候甚至以损害别人的利益为代价,牺牲良知和名誉,成为名利的奴隶。每当此时,我们都应该走出户外,看一看那一池碧水,青山倒映,水波不兴,寄托着人类所有希望的水就静静地展现在面前,无欲无求,我又何必去争什么功名,谋什么利禄?金钱不必太多,足够养家即可;功名不必太盛,人生的价值不全在于官当的多大;政绩不必太大,功成不必在我;美人不必在怀,赏心悦目最好。
水利人工作条件艰苦,生活清贫,或许我们在生活中有这样那样的难处,工作上有这样那样的不顺,让我们的心情倍感沮丧和焦虑,这就需要培养一点兴趣和爱好,做一个格调高雅的人。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工作中多用心谋事,少费心谋人;八小时之外,多孝顺一点父母,多陪陪老婆孩子,多读一点书,多思考一些问题,听听音乐,看看电影,在休闲娱乐中放松身心。“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远离觥筹交错的应酬,多一些君子之风,少一些世俗之举;多下基层向群众学习,少向上攀附莫作势利小人。
古往今来,水给予了我们太多的精神抚慰。以水为师,就会获得人生的大智慧,可以让我们从水的品性中学会一些人生的道理,像水一样清清白白做人,像水一样默默无闻奉献。果能如此,那就不负这一世水情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