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敏学堂品鉴
风姿绰然 神韵超迈

风姿绰然 神韵超迈

作者: 王德敏坦夫 | 来源:发表于2018-06-10 15:42 被阅读80次

    风姿绰然    神韵超迈

    王献之今草《中秋帖》赏析

    文/王德敏

    《中秋帖》又名《十二月帖》墨迹本,无款,传晋王献之书,疑宋米芾临本,行二十二字,原文“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

    风姿绰然 神韵超迈
    风姿绰然 神韵超迈

    清高宗把此帖同《伯远帖》、《快雪时帖》二帖合藏一处,并名其室曰“三希堂”。原帖

    由清宫流出,转流入香港,1951年以重价收回,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王献之(公元三四四一三八六年),字子敬,晋琅哪临浙人,是王羲之第七子,官至中书令,人称“王大令”,幼承家学,后别出新法,与父齐名,世称“二王”

    《中秋帖》为王献之“一笔书”代表之作,其笔画如火著画灰,连绵纵逸豪放,神

    韵超迈,一四千里,体现出一种雄姿英发,气度轩昂,无拘无束的神采风貌,近人沈寐叟《海日楼札丛》说“大令改体,逸气自豪,自六代以来,南北朝书法,不论真草,结字皆有师承,代相祖习,惟大令能因笔成势,自生奇正。”明董其昌跋云“大令此帖,米老以为天下第一”

    《中秋帖》为今草书中以连绕为主的杰出代表,它不只是笔画紫绕,且字与字之间钩连一起,前字收笔与后字起笔相接为一体,如“中秋不得不复”、“如何”等字左右回盼,气脉不断,浑然一体,给人一种奔放淋滴的笔势动感。在用笔上以中锋运笔为主,加以侧笔,一气呵成,如“得”、“何”、“为”等字转折处笔简势圆,线条婉转圆活,极具张力,这圆转笔法省却了许多提按起笔之繁锁,书脉非常清晰。“甚”,“度”二字无论怎样钩环盘圩,牵连引带,笔势的来龙去脉一一可辨,通篇望去好似庐山飞瀑一泻千里,黄岳云海,气势连绵。“导导则泉注,顿顿则山安”。在体势上倚侧相间,变化万千,“等大军”、“还”的写法与王羲之《丧乱帖》、《快雪时晴帖》的某些字如同一辙,可谓信手拈来,浑然天成,洋溢着超妙入神的风的古人对王羲之推崇赞赏,而对王献之却褒贬不一,如唐太宗李世民讥笑王大令为“严家之饿隶”。但笔者认为:王献之虽然书承家风,但并不是一味死守家法

    按步就班,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在天才父亲超妙入神的书风中另辟蹊径,自成一家,开创出酒脱俊美的书风,从《中秋帖》上,我们可发现,王献之的字比父亲更为放达。其点线如连绵秋雨,酣畅淋滴,达到了超凡脱俗,挥洒自如的艺术境界。张怀瓘在《书断》里很恰切地道出了大令书法的美“无籍因循,宁拘制则,挺然秀出,务于简易,情驰神纵,字逸优游,临时制宜,纵意适便,若风行雨散,润色开放,笔法体势中,最为风流者也,《中秋帖》与晋代同时期顾恺之的画,陶潜、谢安的山水田园诗一样,有着目送归鸿,手挥五弦”的超然悠远自然美的神韵,而王献之追求大自由,大酒脱

    的绝妙心境也在《中秋帖》中得到如实再现。

                《书法赏评》1996.4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风姿绰然 神韵超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yof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