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那年(四)

作者: 深圳的早晨 | 来源:发表于2019-06-28 17:37 被阅读2次

    记得那年,我约上初中同学带着“高中录取通知书”去黄坑中学报到了,不用问,从那个“坑”字,你就可以知我们学校是那么的土,我们还真的掉到这黄土的坑里了。

    记得那年,是的,我进入广东省重点农村中学~~黄坑中学了。

    记得那年,我们高中一年级有四个班,我被分在高一(3)班,我还记得我们的班主任是刘开生老师,同学是来自全县各个乡镇初中的毕业生,当然县城中学也有同学考入黄中的。

    记得那年,我们班主任不知出于什么目的,我们班排座是男女生一个书桌,这在小学时是有过这样安排,当然那时经常会中间划线而不得越界。在整个初中都是男女分桌坐的,现在上高中反而搞个男女生搭配,不能理解,而我恰恰被安排和一个漂亮的女同学搭座,小伙子大姑娘坐一起怪别扭的,那女同学是讲普通话的,我们同桌整整一个学期,却竟然没有说过一句完整的话。可想而知我们是那么的单纯啊,只是不知是否那时流行酒花露水,每天冲凉后的晚自习呛得很。

    记得那年,我们的语文老师姓梁,虽然我曾经在课堂和他纠结过“逻辑”,但他对我还是很好,总希望我加入他们文学社,然而我野惯了,不愿在课后再受束缚。据说,后来梁老师被调去县政协做秘书,之后一直没有联系过。

    记得那年,是梁老师组织我们从学校骑自行车走约二十公里去梅关古驿道野炊的,那天一早,我们一行十几人带上炊具、食物兴致勃勃出发了,由于那时没有那么多自行车,体力好同学需要驼上一个同学。

    记得那年,梅关古驿道是不需要门票的,梅关古驿道是唐朝丞相张九龄修建的,是当时的官道,相当于现在我们的国道,据说当时每天南来北往的官员、商贾、书生有2万人之多,苏东坡贬到广东就是从梅关古驿道过来的。我们纵情的在那古驿上行走,踏在梅关上,两脚跨二省,我们端坐在那石阶上,仿佛听到南来北往的商人和赶考书生的马蹄声。

    记得那年,我们正是长身体的季节,一顿饭要吃上8两饭,我还记得最好吃的菜是河鱼煮茄子,那时都是野生的河鱼,那个鲜美啊。有时8两饭没有垫到肚底,晚自习后饿了,怎么办呢?不吃饱睡不着啊!我们常常去学校门口的陈老板家买烧饼吃。对了,我还记得陈老板个子矮,又是卖烧饼的,因此,我们背后常笑他是陈大郎。

    记得那年,我们学习的科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政治,英语是我的克星,其他科目还好。到了高二分文理科,其实当时我的文理科实力相当,但相对讲,我还是偏向文科,我喜欢秦皇汉武的霸气,也喜欢唐宗宋祖的谦逊,更喜欢成吉思汗的弯弓射雕。我喜欢世界的、国家的地理地质,也喜欢那南北极和赤道,喜欢暖流寒流。因此,最终我还是选择了文科。

    记得那年,我们学校没有装自来水,用的是井水,学校食堂用水是用水泵抽到那高高的水池里用。我们学生则每天早上大家挤在井台边刷牙洗脸的,每天下晚自习后,我们男生常常穿个裤衩打水冲凉水澡。夏天好办,可以凉快凉快,大冬天咋办?身体好的照样冲凉水澡,记得当时我们老大冲凉水澡时,一边打着哆嗦,一边唱着“冬天里的一把火”。

    记得那年,学校校运会,我当时是文体委员,负责运动员选拔、组织训练,那一届校运会我们班男、女长短跑都得了好名次,其他项目也都不赖。说好了要奖励获奖同学的,但我们班主任曾老师却那么密实(南雄土话,那么吝啬的意思),不肯奖励个人,而是买了好几斤猪肉、油豆腐在他家烧着吃,原来好些日子吃不上肉,那一顿饭吃得过瘾,好吃的记忆至今难忘。

    记得那年,我们也是“好好学生、天天向上”的好学生,每天学校熄灯后,我们还得点上一阵子煤油灯看书温习,每天一大早又赶紧起身,每天有做不完的模拟试卷,有海淀的的、有黄岗的、有……。

    记得那年,我们做试题的草稿纸也用了一摞一摞的,好多有钱人家的同学直接到文具店一叠一叠的买,我好在二姑在印刷厂上班,可以将那些边角纸便宜拿到给我用,否则不知要花多少钱。另外,当时我发明了“吴氏草稿用法”,何谓“吴氏草稿用法”,其实就是先用铅笔写,然后用圆珠笔,再用蓝黑墨水,最后用红墨水,这样一张草稿纸可以用上4次,此举也的确省去了不少费用啊!

    记得那年,平时大家除了在课堂上认真学习外,有些同学在宿舍也认真看书学习,有的在临睡前还相互一问一题复习那历史、地理、政治,如秦始皇哪年统一中国?八王之乱是哪王八?珠穆朗玛峰有多高?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怎样的关系?等等。不用说,肯定不是我,老同学们,你应该知道是谁吧。

    记得那年,直到镇里的摄影师到学校喊着拍照片时,我们才想起“哦,我们就要毕业了”,于是,开始拍各类照了,个人照、同学照、师生合照、班毕业照等。几十年过去了,现在还保留多少年轻的倩影呢,那风华正茂、青春靓丽都被时光偷去了。

    记得那年,临近毕业了,各种聚会也开始了,老铁聚会、男朋女友聚会,而我们吴姓宗亲还专门安排了一个茶话会呢,就在校门口边上,吴同学,你还记得吗?

    记得那年,我们开始流转签字本,每天需要签上上十本,什么“祝你前程似锦”、“高考顺利,马到功成”等等,将那些好的祝福都用完了,大多数的祝福都大差不差,但我还记得廖姓哥们的一句留言“不能流芳千古,宁愿遗臭万年”,哈哈,可能他都已经忘记了。

    记得那年,我们考完试,带着行李各回各家了。

    30年后重回母校留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匆匆那年(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ytb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