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刘阳艺术:是梦、是诗、是画

刘阳艺术:是梦、是诗、是画

作者: 艺术书签 | 来源:发表于2018-12-09 10:52 被阅读0次

1988年文章

是梦·是诗·是画

——读《刘阳画集》

王国之(《北京青年报》总编室主任)

我时常做一些美丽的梦,梦到我曾久居的小村庄,门前是溪,窗外是坡,屋后是林,静静的,静静的……但一梦醒来,却是北京繁华,楼外一片烦嚣嘈杂——梦,不在。

·    刘阳,大概也常做这样的梦。88年,北京荣宝斋出版了他的画集,这其中,作品中一个个遥远的沂蒙的梦,令人痴迷,令人神往。而这些美丽的梦境,却永远留在了我的眼前——我感谢刘阳。

    这些梦,见不到名山大川的磅礴,见不到层峦叠嶂的错落,见不到惊人心魄的飞霞,见不到重林尽染的极目。看到的只是带有浓郁齐鲁沂蒙特色的山坡、沟壑、林木、村路,和那个永远孤独与羊相伴的身影,及他独享宁静的快乐。像婴孩偎依在母亲的怀中就能感受到母亲的一切厚爱,在大自然的一角,便感知了大自然的灵魂与生命。画中孩提般的稚朴与纯真,同万物窃窃地对话,他笑,山便是绿色,他悲,太阳便惨红。

    刘阳从黄发之年便受蒙家学,二十几个寒暑,他不仅将人物、花鸟、动物、山水、金石、书法都打造成为属于他自己独特的面目,形成了绘画的“沂蒙画风”与书法的“孩儿体”,在诗歌方面,他也有一定造诣,有解构的荒诞之风。因此,他的诗如画,画如诗,特别是他的山永画,有情节,有意境,以情动人,以情夺人,颇具视觉魅力。

    刘阳的沂蒙山水画,总给人一种静谧的感受,在放大的灰色背景中,暗绿、暗蓝、暗褐、暗红等色调、沉郁的色彩,沉甸甸地压在画面上,将景物遮在阴影之中,而那些飞白之处的天空、白云、池塘、溪流或道路,则与出暗的景物形成的静静的反差,那些信手在暗处皱出的麻点、短线,有着疏密、浓淡、干湿的变化,不仅有韵味,而且表现出景物丰富的光的变幻。乍看他的山水画,依稀有些感伤、怀旧的色彩,也似乎像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的情调。但凝神一刻,会愈来愈强烈地不断产生新的感受,静谧中蕴聚着强烈的力的潜流。这种潜流不仅表现在其构图的大胆、奇颖,也不仅表现在山水、景物造型的块面、线条的节奏,而是内在气韵的一种冲击力,由此而达到了博大、和谐、深邃的艺术境界。许多作品中,画面上只画出了山的一角,山脚下昏暗中隐约茅舍,山风顺着山势滑坡而下,卷动着密如头发一样的山草,山草抽动着和山边旋动的云衔接在一起,搅起了一群寒鸦。作者没有画山的整体,可我们感觉到了山势的险峻;作者没有去画风,可我们感觉到了山风的强劲;作者没有画人,可我们感觉到了没有光亮的茅舍中的冰冷。裁们感受着自然的强大相力量,在貌似阴郁的画面中,我们得到的是感奋和振动。

    刘阳的山水画有着鲜明的艺术个性。他长期以来所追求的象征的朦胧、浪漫的敏感、现实的哲理、荒诞的解构,不断净化、提升着他作品的层次。

相关文章

  • 刘阳艺术:是梦、是诗、是画

    1988年文章 是梦·是诗·是画 ——读《刘阳画集》 王国之(《北京青年报》总编室主任) 我时常做一些美丽的梦,梦...

  • 爱是画是梦

    谢谢观赏

  • 沂蒙画派创始人刘阳艺术论:古今文人画刍论

    古今文人画刍论 刘阳 文人画的提出是宋代苏轼、米芾等人倡导的,把绘画定格为文化修养与高雅鉴赏,将诗、书、画融而为一...

  • 远方是诗,是梦

    远方尽在诗意里,似花似月似繁华。我在努力热爱自己,热爱这个世界。 日子如同涓涓细流,在每一日的指缝中流逝,行人的脚...

  • 来一场有预谋的自由行走

    当生活在别处时,那是梦,是艺术,是诗。 ——米兰•昆...

  • 月圆是画,月缺是诗

    愿所有的欢乐都陪伴着你 仰首是春 俯首是秋 愿所有的幸福都追随着你 月圆是画 月缺是诗 ——汪国真 很久的时候 喜...

  • 月圆是诗,月缺是画。

    人生是一条河, 顺流也好,逆流也好, 人生是一趟旅程, 顺境也好,逆境也好, 人生是一道风景, 有风也好,有雨也好...

  • 月圆是画,月缺是诗

    汪国真说“仰首是春,俯首是秋;月圆是画,月缺是诗。” 月圆时固然美好,如画般明艳,如画般绚丽; 但更多的,是月缺的...

  • 月圆是画,月缺是诗

    立秋云白,天朗气清。夜光下的梧桐树叶透出斑驳的光影,穿过枝丫分叉的树冠,蝉鸣消失后是蟋蟀在发出慢声淹没了那...

  • 校园是诗,校园是画

    本文参加#未完待续,就要表白#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为在其他平台发表过。母校,你是培育人才的摇篮,散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刘阳艺术:是梦、是诗、是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yuh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