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一人一门成名课
《知识的错觉》之我们怎么就无知了?

《知识的错觉》之我们怎么就无知了?

作者: Sunny莉珺 | 来源:发表于2018-02-24 21:17 被阅读175次

           2018年的第一个90行动即是阅读分享,希望分享的内容能够陪伴有缘的伙伴一起阅读、一起成长。

           如果问:世界上最爱读书的国家是哪个?

           我想大家都知道答案:以色列和匈牙利。

           以色列人均每年读书64本,而以色列的犹太人更甚,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犹太人人均每年读书达68本之多。匈牙利,它的国土面积和人口都不足中国的百分之一,但却拥有近两万家图书馆,平均每500人就有一座图书馆,而我国平均45.9万人才拥有一所图书馆。一个个区区小国,因爱读书而获得智慧和力量,靠着智慧和力量,将自己变成了让人不得不服的“大国”。

    一本帮我们了解个体的无知与错觉的书

          分享读书比阅读更耗费时间,所以, 这本会帮我们了解到个体的无知与错觉,帮助我们认清集体的整体与非理性的书,我将分为三个主题(每天一个主题)来分享。

           人类创造了复杂的社会,但人类的个体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少得可怜。比如,问你马桶的工作原理、拉链的工作原理,你能详细解释清楚吗?除非你是相关专业从业者,否则一定会傻眼。那,无知的我们为何仍旧生活得好好的,并且创造了复杂的社会呢?这得益于我们生活在一个知识共同体中——我们擅长从周围的人、事、物上获取经验和智慧。但是,我们又难以分清知识是内在掌握的还是取自他人的,这便造成了知识的错觉,以为自己掌握了很多知识。

           对无知、知识的错觉、知识共同体的了解,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他人与社会,从而更好地与他人相处、更理性地面对技术、更可能走向成功。

          这本书的作者一共有两位:史蒂文·斯洛曼和菲利普·费恩巴赫。这两位都是大学教授,且都是非常知名的认知科学家。斯洛曼长期致力于研究思维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对因果推理、判断和决策等认知相关问题有独到见解;费恩巴赫的研究重点是揭示认知科学如何影响社会问题,如政治、基因科学及消费者如何决策等。

    博学的真相,我们怎么就无知了?

           当我们了解了一丁点不足挂齿的知识时,就觉得自己像专家,就开始高谈阔论了。有时候还真把别人唬住了。这又加深了我们的自以为是。实际上,对于很多事情,我们看似了解,实则无知。

           不信?看看下面这个实验:

           我们对拉链很熟悉吧——比如,衣服上的拉链、袋子上的拉链。

          1到10分,你觉得你对拉链的了解程度可以打多少分。

    ——想必很多人会打5分以上。的确,拉链作为日常事物,我们已经司空见惯了。既然如此熟悉,那么请问,拉链是怎样工作的呢?拉链的运作原理是怎样的?能否详细描述拉链的所有步骤,越详细越好。

    ——你是不是愣住了。是的,我们是很熟悉拉链,但也仅仅是熟悉,可对其工作原理毫无概念啊。

           那好,现在请重新评估对拉链的了解程度。1到10分,你觉得你对拉链的了解程度可以打多少分。

    ——这次,恐怕大家都不好意思打5分以上了吧。

           拉链可以替换成任何事物。比如,钟表、缝纫机、飞机、汽车、马桶等等。如果我们不是相关行业的从业者,被问到这些事物的工作原理基本上都会傻眼。有些即便是从业者也有可能傻眼。

    ——不是很熟悉吗?不是很了解吗?怎么问到其工作原理,就傻眼了呢?

    探求工作原理

           被打脸了——我们常常对自己的理解水平感觉良好,但当要说明白、讲清楚某样东西时,我们才会红着脸地发现,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这就是个体认知的真相——除了我们精通的几个领域之外,我们都很无知,至少比我们以为的要无知很多,却浑然不觉。

           那如何揭开“无知”的“真面目”呢?要求详细解释具体事物的运行原理就可以被打脸了。也就是说,一旦要求我们说清楚、讲明白某个事物的详细原理,我们自以为很了解的假象就会被揭穿。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不会打破砂锅问到底,所以这就会导致“解释性深度错觉”。“解释性深度错觉”是指,不需要去详细解释事物的运行原理,所以就不会揭穿我们很了解的假象,也就会给我们制造一种“很懂”“很了解”的错觉。

           比如上文的拉链实验,如果不要求我们详细解释拉链的运行原理,那我们就会产生“解释性深度错觉”——产生对拉链很了解的错觉。利物浦大学的一位心理学家给实验对象展示了一幅车架部分组件缺失、没有链条和踏板的自行车示意图,让实验对象补全缺失的部分。测试结果是,就连专业的骑手都没有补全缺失的部分。

           好吧,我们都很无知。但是,那又怎样?不照样生活得好好的吗,无知有什么问题吗?

    生活的真相:我们无知怎么还生活得好好的呢?

    NO.1   具备抽象思维能力就够我们生活了

           无知的我们仍旧生活得好好的,首先得益于我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具备抽象思维能力就够我们生活了。

           什么是抽象思维能力?它又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我们来看两个大家都会遇到的案例:

           假设我们手上有同一个朋友的两张照片,一张是她17岁时的毕业照,一张是她32岁时的结婚照。虽然“女大十八变”,两张照片从视觉上难以找到相似之处,但相信我们仍旧可以看得出是同一个人。对此,大家没有异议吧。

           我们再来看另一个案例:比如,广播里传出了一首我们非常熟悉的歌曲,那么无论它音色高低、用什么乐器演奏、哪怕几个音符错了,我们一定都能听得出来这首歌。

           这两个例子告诉我们,很多时候让我们做出正确判断的绝非细节,也绝非记忆,而是某种非常抽象的东西

           我们都知道这种抽象的东西很重要,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这样做:

    ⊙当我们听到一句完整的话时,我们会本能地提取句中的核心意思、潜台词或者引申的含义;如果不是做会议记录我们几乎不可能会逐字逐句地记住原句。

    ⊙如果我们是一名咖啡机修理师,也不太会记住每个咖啡机的颜色、型号和性能,而是记住各个部件之间如何连接如何工作,这样就可以修理好每台咖啡机了。

    ⊙如果我们是一名咖啡师,只需要掌握怎样制作咖啡即可,至于咖啡机内部的运行原理则可以选择忽略。

    图片来自网络

           也就是说,心智非常善于取其所需去其无用。而心智取的这个东西——我们可以称之为抽象的思维,也可以称之为事物的运行规律,这就够我们生活了。

           再说得极端一点,有时候,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OK了。可上文不是说,这是无知的表现吗?你可以把它理解为饽论。其实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些事情可不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那会酿出大祸,这一点我们在下文会详述。

           你可能会问了:我们可不可以把世间万物的详细原理了解透彻呢?哦,那你会被知识淹死掉吧。本书中,作者介绍了一个患有“超忆症”的人。“超忆症”即过目不忘,患病率屈指可数。这位“超忆症”患者说自己的脑袋像是个垃圾场,因为它无法归纳、总结和理解。可见,要那么多细节干嘛呢,储存细节无益于有效行动;掌握全局概貌、总结归纳出事物运行规则以及深层次的规律才有益于有效行动

           总结一下:想要做出正确且有效的行动,需要我们有能力从感官接收到的信息洪流中攫取更深层、更抽象的信息。具备了这项能力,哪怕是无知或一知半解,我们照样也可以生活得好好的。理解这一点,对理解知识的错觉至关重要

    NO.2   “知识共同体”让我们每个人都很博学

           无知的我们仍旧生活得好好的,还得益于我们生活在“知识共同体”中,而这一点对我们的生活影响深远

    什么叫“知识共同体”呢?我们来看例子:

           假设你和朋友一起准备晚餐。你的厨艺非凡,朋友是一位调酒师对红酒有研究。这时,邻居路过你家门口说,小区门口的红酒坊新上市了几款上等的红酒。请问,是让朋友去买红酒,还是你自己去买红酒?答案显而易见是让朋友出马买红酒。原因很简单,你对红酒“无知”,但朋友对红酒“专业”啊。

           再假设,如果你想买红酒,但这位对红酒有研究的调酒师朋友不在身边。请问,你会怎么做?答案也毫无疑问,当我们遇到一个自己并不熟悉的事情时,通常会打电话给熟悉的朋友,向他们请教

    图片来自网络

           看吧,我们“无知”,但只要身边有人“知”,我们就会无师自通地拿来使用。即便身边没有人,但有网络啊。网络比人更强大。我们很多人一遇到问题就上网搜索。

           无论是借用别人的知识,还是上网搜索获取知识,都会给我们造成一个错觉——我们博学多闻——我们会本能地模糊自己内化的知识与外界得到的知识的边界。得克萨斯大学的心理学者阿德里安·沃德发现,当进行互联网搜索时,人们在认知方面的自尊心,即他们对自己记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感觉也随之改善。此外,如果人们在互联网上搜索了他们不了解的事情,之后他们被问及是在哪里找到这些信息的,他们多半都不记得了,并回答说自己一直都知道这些信息。其中许多人完全忘记他们曾在互联网上进行过搜索。他们将功劳归于自己而不是网络

            你可能会说,既然生活只需要具备抽象思维能力,而我们又生活在“知识共同体”中,那无知就无知呗,干嘛非要把每件事弄得一清二楚。你的确很无知。因为你没有认识到抽象思维的弊端和“共同体”的副作用。

           明天,我们来接着分享“共同体”所带来的副作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识的错觉》之我们怎么就无知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yyc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