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作者: 微笑的花朵 | 来源:发表于2019-03-07 21:51 被阅读0次

妈妈曾经给我讲过这个成语,说一位老农指责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自己现在好歹也算是一位夫子吧,自认为在农村长大的自己对种庄稼这种事还是略知一二的。

当学校给我们每班席大一块的菜地时,本想着好好露一手,没想到撒下去的空心菜的种子,过了俩礼拜都没发芽,最终在我的不断期盼下终于冒出来了四五棵,总算给了一点儿面子。无奈之下只好再重新撒上青菜种子,还好青菜长势喜人。原来种菜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菜不是随便就能种出来滴,那些会种庄稼的“把式“不是浪得虚名滴。不过自己还好,属于虽没有吃过猪肉好歹还是见过猪哼哼的人。

    儿子去买菜,拿了一把小葱递给卖菜的,说:“把这个蒜苗称一下。”旁边的顾客和卖菜的都笑了,儿子不好意思地换了蒜苗重新秤。回家后他说两者太像,都是红根绿叶子。我说你咋不说水仙是葱呢?明明叶子一个是圆桶状,一个是扁片片啊!儿子这代人是真正的城里人,菜都分不清,更别提对蔬菜生长过程的了解了。

今天批改作文——我的植物朋友。一位习作水平不错的孩子写了“种萝卜”,全文段落层次清楚,每句话都通顺,时不时还来个比喻句或拟人句,可我愣是看不懂她写的是那种萝卜,是入伏之后洒下萝卜籽逐渐长出叶和根茎,霜降前后收获的绿缨大白萝卜?还是春天把发了芽大白萝卜栽在地里,让它重新长叶、起苔、开花、结籽的那种萝卜?我把这篇习作读给办公室的同事们听,几位语文老师一致认为这个孩子是东抄一句西凑一句,压根儿并没有认真去观察过萝卜的生长过程。真的是这样吗?

下课后我找到这个孩子跟她了解了一下情况,原来孩子和他妈妈的确是把家里发芽的萝卜载在小区的花园里,但是对于萝卜各部分的名称自己搞不清楚。把结的籽荚说成萝卜花;也不知道这种萝卜下面的根茎已经纤维化,不能食用了;也不能准确描述,如果她能够说出萝卜花和菜子花的样子相似,只是颜色是淡紫色,读她习作的人也就能够想象出萝卜花的样子。萝卜的生长和节气有关,不是每个季节都能够种出萝卜的。知道这点的语文老师可能不多吧。

我在追溯汉字本源的时候,发现许多汉字都根植于农耕文化之上,不懂农耕文化,就无法更深入地去了解中国汉字。例如“秦“,就是这个地方土地肥沃,粮食产量高,所以这个字就是指双手种田、舂米。

幸庆自己小时候在农村生活过,干过一些农活。一个没见过萝卜生长过程的老师,如何能判断孩子习作的真实性呢?一个连麦苗和韭菜分都分不清的老师如何做个好语文老师呢?四体勤,辨五谷,好夫子!

相关文章

  • 可怕的穷人思维丨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一心网:“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一成语典故。 出自 《论语·微子》:“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

  • 井底之蛙 二十五

    当年子路遇到蓑衣丈人。问到:“汝见夫子乎?”丈人云:“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孔子为之叹服。 那天我在农村...

  • 【经典品读】子路遇荷蓧丈人

    【经典原文】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 稼穑之乐  存乎于心

    老子云“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看来在老子眼中,会种地是夫子的必备条件。 我来自农村,早年在寒暑...

  • 无可无不可

    18.7: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

  •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

  • “五常”之义 06

    《微子篇》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

  • 《微子篇》18.7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18.7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

  • 《论语》之283【圣人与隐士】

    【原文】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

  • 刘澔【696】孟子的四种圣人论,和孔子的无可无不可,就是无我20

    原文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yzh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