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一位久违的同事的微信,从问好到向我推销卫生巾。几句客套几番寒喧,得知他们那批被挖走的人,如今都跟着新老板飞黄腾达起来了。
曾经做IQC的她如今已坐上来料检验主管的位置,天天被一些供应商请吃请喝送礼送红包。曾经做品管主管的她老公,依旧掌管着品管大权。他们生了二胎,在老家县城买了房,彻底离开了那贫困的大山沟。
曾经做喷油工的老田如今做了喷油主管。
曾经做仓管员的老杜如今做了仓库主管。
曾经在工程部设计绘图的老刘和老胡,如今已成了公司股东。
曾经在采购部任职的老谢,如今自己开了注塑厂,做起了他们的供应商。
他们都是有眼识得泰山,弃暗投明,不顾议论纷纷。如今都否极泰来混得风声水起了。
十多年前,我们还是从五湖四海相逢在深圳一家小型家电厂的同事。
两个合伙老板是宝岛台湾的,工厂有两百多人,主要生产蒸汽挂熨机,产品基本上都是外销出口。当时有向威和密德兰两个大客户,每个月的订单都排得密密麻麻,产线每天都要加班加点地赶,一天要出七八个40尺的货柜。
出货前客户都会安排大陆公司的人来验货。密德兰的一位验货员后来常驻在了工厂,他是江苏盐城人,符合高大帅的标准,有能力也有实力。
在与老板们熟络后,他又做起了厂里的供应商。在江苏老家那边生产挂熨机需要的铝锅,通过长途货运发到深圳。
后来,他和老板们一起在附近的丽沙花都买了房,将夫人和儿子接了过来。又让夫人和一老板的野舅子合伙开了家铝管加工厂。
那些年,厂里的生意是蒸蒸日上红红火火,他和老板们都赚了不少钱。
后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同行业的竞争,再加上两个台湾老板之间的分裂,工厂开始走下坡路。
曾经的验货员也就是现今的大老板蒋总,私下自立了门户。在深圳某工业区开了同样的厂,打着招兵买马的幌子,偷偷挖走了这边许多的人。
有的人喜新厌旧投奔了他,有的人念及旧情不为所动。
后来,蒋总的工厂越做越大,从深圳搬到了他的故乡江苏,有一部分人跟了过去,有一部分人继续留在了深圳另寻他路。
先前没有被挖走的人,没能逃脱工厂倒闭的命运,各自离去,继续追梦。
而那些被挖走,一直追随蒋总的人,自然都分到了一杯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