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厨房,先是一翻大清除。昨晚的剩菜不管有多少——倒,吃剩的半个肉夹馍——扔,半个红苕不新鲜看了又看——扔。亳不心疼地扔干净了,心里一下畅快多了。但更多的也伴随着深深的罪恶感。
当个家庭主妇也真难,合口味了,饭一扫而光,满满的成就感。不合味口,人看着饭,饭看着人,胃不自觉的就膨胀了,孩子更是可笑,迎合着我,开言道:这么美味的饭,真是舍不得动筷,留给辛苦的人们吧。一个个象征性的扒拉几口,肚子一抚,吃饱喝撑了。无论你怎么劝说也不会在进食一口。现在人都是饱肚子,大人们也一样,多一口也是加不进去的。常常吃不完,看着多可惜,等着盖好下顿吃,哎!永远都是自欺欺人。
吸取教训,尽量可着口做饭,连着几天干干净净,真是像打了胜仗的将军,光荣的很。现在的孩子天天逼着让吃,姐妹俩整天为碗里的饭谁少就是妈偏谁,你偷着倒给她,她偷着倒给你,占了大便宜似的。
想起小时候,七十年代初,粮食紧缺。以杂粮为主,玉米糕,糜子馍,一年到头只有过年时能吃几天麦馍馍,那咬一口麦香味渗透全身,正月不等完,麦子馍悄悄就下架,不见了踪影。自从农业分社后,粮食才慢慢不短缺,娃们长身体,运动量大,除过馍馍就是面,粗茶淡饭吃的有滋有味。鸡狗牛羊还等着吃剩食,那剩食宝贝的不得了,偏偏这个也很缺,只能是厨房收拾过的泔水伴点麦麸了,见点饭渣渣可爱的小家伙们就摇头摆尾。
那年上卫校,难忘的岁月。出门在外上学,口袋里有了少量的可支配零花钱。每次路过坊镇的西大街,有一家牛肉泡馍馆,远远就能闻见那辣牛肉扑鼻的香,几次眼巴巴的在门口看了又看,口水咽了又咽,二块钱一碗,那可是半周的费用,如果狠心吃一碗,剩下的日子咋熬呀!只能默默地走开。后来听有的同学说,五角钱可买得一点牛肉切碎的掉渣渣,这可解了娃们的小馋嘴,以后路过那门口,五角钱便可换回一小捏捏牛肉渣,含在嘴里慢慢咀嚼,至今想起,口角都留有余香。
曾经为能吃上街边的一碗凉皮,真是机关算尽。回家的路费省上两三毛,凉皮吃了,腿上方有劲,少座几站路无防,两腿迈开往回走。青春的岁月,难以忘怀,贫穷中的欢乐,牛肉渣中的幸福。
如今,产物过剩,吃的喝的,只要嘴角一动,想吃啥有啥,家里天天弄上几大桌,吃着吃着,食之无味。蔬菜瓜果,零食街边摊,家里应有尽有,挑肥拣瘦,吃不完就仍,不新鲜了就仍,一天仍的比吃的都多,吃啥啥不香,看啥肚子饱,从来不知饥饿是啥感觉。
人们糟踏着生活,生活鄙视着人们。天上飞的地上游的,吃了这个尝那个。能吃的吃,不能吃的也吃。残忍至及,报应降临人间,惹祸端,只好把嘴给封上,封上嘴,好好反思反思吧!
居安思危的思想要时刻保留。今年的疫情锁住了大家的脚步,也封住了口袋。各行各业经济上有所波动,人们从心里上产生小小危机感,细水长流,方得始终。
老人常言道:这辈子勤俭节约,下辈子不会遭罪,要不老天爷真会发怒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