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教育的眼光,凝视永恒,参与永恒,空间永恒,创造永恒。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耐人回味。本书是诗性的感悟,直觉的捕捉,自问自答式的内心独白和质疑。我欣赏这样的风格,随处有真知灼见闪烁。“孟母三迁”,实现了教育与空间关系的三次改变。家庭的诞生是为教育而来的,家庭是教育的天然场所,与学校相比,家庭才是教育真正的细胞和发源地,家庭的样子就是儿童灵魂的样子,家庭的格局决定了人生的格局。小时候父母按照(她)他的样子要求塑造和教育“我”。长大后,“我”按照自己的样子和要求塑造孩子,这种具有教育信息的代际传递链条,是人类天性的一部分,任何自然主义教育,自由主义教育都无法改变。

《教育与永恒》用举实例说明空间是一种直观;如德国洪堡大学,没有大门,没有围墙,他的价值观是“开放”。加拿大的学校,墙壁上展现的不同肤色的教师与儿童身影和笑脸,表现了“多元”。英国会议大厅,截然对歭式的左膝设计,呈现的是西方式的所谓“民主”。目睹过德国国会大厦的会议室,圆形椭圆型的桌椅设计,显示的是一种“平等”。

只要人的内心点燃起烛光,身外就不再黑夜茫茫。只要人的内心平静,世界上的风暴就不再喧响。书中”引用岳飞的《小重山》中“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铉断有谁听”?名句呼吁读者,我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烁所思、所感、我的直接和间接的最好人生经验———给予学生,献给了所有的读者。

时间是有智慧的,教育智慧里隐藏了时间的智慧。关于教育的作用。教育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十字路口,通往不同的方向,铸造不同的人生;但是,教育也有限度,是对人生限度的有限突破,它在个体,教育就是使人在有限的生命里得获得无限的可能性,每个人在宇宙中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天地自然中的唯一。从教育的角度去看,我们的不同是因为受教育的不同,在每个人的生命长河中,教育赋予了每个人不同的生命光彩,同时也让,这些光采五颜六色,栩栩如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