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季氏篇》第六章。我们先一起恭诵原文:
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孔子说:“侍奉在君子旁边陪他说话,要注意避免犯三种过失:还没有问到你的时候就说话,这是急躁;已经问到你的时候你却不说,这叫隐瞒;不看君子的脸色而贸然说话,这是瞎子。”
“侍于君子有三愆”
君子:有德位者之通称。我们可以理解为是父母、师长、领导等尊长。愆:过失。三愆,就是有三种过失。这里孔子告诉我们侍立于君子之前,其言语应对有三种过失,我们要知道,并且避免这三种过失。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这是第一种过失。
郑康成注:“躁,不安静也。”躁:轻躁,不安静。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里这样讲:“言未及之而言:如问他人而己对也。谓以己知傲人所不知。”比如说当领导在问别人事情时,没有问到我,我就不能回答。如果没有问我,站一旁的自己忍不住开口说话,率尔妄言,回答领导的问题,这就是一个过失。这个过失就是不知谦虚谨慎,心浮气躁。
“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这是第二种过失。
孔安国注:“隐,不尽情实也。”就是说当领导了解一件事情时,需要我来回答,对这件事情我也了解一二,但是自己却不回答,缄默无言,不说实际的情况,这是心机很重的人,这就叫做隐匿,
“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这是第三种过失。
瞽:无目者,指盲人。不能察言观色,犹如无目也。《集解》周先烈注解:“未见君子颜色所趣向,而便逆先意语者,犹瞽者也。”颜色表示意向,不看君子颜色而言,犹如盲者说话而不看对方,大为失礼,所以也是过失。
学习这一章,我发现二千年前孔子说的急躁、隐匿、不会察言观色这三种过失,我自己就经常不自觉的犯。
去年过年妈妈带我们姐妹去给舅舅拜年,舅舅就问我们三个姊妹的家庭生活。我看姐姐和妹妹半天不开口说话,就自作主张,口无遮拦的把她们俩的家庭生活给舅舅描述了一番,导致姐姐给我白眼,妹妹说我话多,她们的抢白也让我非常的不舒服。其实我就是犯了“言未及之而言”的过失。
还有单位年终考核,上级部门领导下来要调研自己所在部门领导的廉洁守纪情况,明明知道领导有违纪情况,但还是在调研人员面前夸赞自己的领导廉洁奉公,不说实话,这就是犯了“不言”的过失。
有一次,我从医院门口路过碰到一位退休的老领导。好久不见,我就热情的和她聊起来。我是说东道西,侃侃而谈。看到老领导好几次看手机,我都没有反应过来。直到最后老领导打断我的话头,告诉我她预约看病的时间快到了,我才意识到老领导是着急去医院看病的,弄得自己好尴尬啊。这就是犯了不会察言观色的过失。
我们为什么会经常犯这三种过失呢?
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里说:本章三愆,皆因侍于君子而始见。
之所以会犯这三种过失,是因为我们在承事君子时才会犯。《说文》上说:“侍:就是承也。承者,奉也,受也,就是恭敬承奉的意思。”钱穆先生说:“侍于君子必知敬,三愆皆由无敬意生。”这三种过失都是因为心中对君子缺乏恭敬,所以在言语应对上就不合时宜。
那么不在君子身边承侍,就不会有这三种过失了吗?不承侍君子,并不是不会有这三种过失,而是因为即使有过失我们也察觉不到,不自知。我们和一般朋友交往,经常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往往会比较难觉察自己在言语上的过失。如果与一些不如自己的朋友在一起,自己心中首先就不会升起对不如自己的人的恭敬心,就是有这三种过失了也没人知道这是一种过失,告诉并指点你,说“某某人,你这点作错了。”而和君子在一起,他们会经常提醒我们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去改过迁善。而且君子待人接物,言传身教,举手投足,语默动静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去改变自己不如礼的行为。
那怎样做到不躁、不隐、不瞽?
《集解》里陈祥道注解:躁瞽则失言,隐则失人。如果我们在不可说的时候不发言,就没有急躁无目的过失;在该说时就发表意见就没有隐匿的过失。
孔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所以孔子告诫我们“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说话要很慎重,而且要懂得察言观色,懂得说话的时机,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该说的时候才说,这就不失言。
所以,我们要做到不躁、不隐、不瞽,一是我们要经常亲近有德行的君子,可以让我们增进觉察过失的能力,这三种过失就会减少,自己的德行也会日渐增长。
二是平时我们就要加强德行的修养,在处人接物的时候,一定要谨言修辞,与人恭而有礼,处处待人着想,以他人为中心,才不会失言失人,语默应对才会和乎时宜,才能做到《集注》里尹氏说的:“时然后言,则无三者之过矣。”
与大家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