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担忧的事情真地发生了!风景依然在,心情却忧虑丛生。
正如车载电脑提示的那样,左前轮塌陷了,只有换轮胎。而先行下山的我与队友,却重来没有换过轮胎,既使开私家车十年也没有遇到过,仅有的“优势”就是有点理论知识。于是我们开始尝试换胎,试用了三次千斤顶才成功升起了汽车,把备胎换了上去。因为没有经验,没有事先用砖头或者石块抵住轮胎,车瞬间往后滑动,惊的我们一身冷汗!

遗憾的是,别克昂科威的备胎不是全尺寸,仿佛就是轿车轮胎一般“矮”了一截——这就陡然增加了下山的危险细数。
在等待、关注中,队友们终于可以一起起程下山了。


我小心亦亦地驾驶着汽车,继续着泥泞道路的行进。不用说,底盘不断地发出被地面碰撞的声音,让一车人心里紧张,以至于我几乎不能放开手脚开车,不知道前面的车辙是泥还是石头。副驾在一旁紧盯前方,做着判断,并不时地鼓励着我。
已经不可能跟上班长的前车暗红色的斯巴鲁森林人。在过一个山洞时,不幸被几辆水泥罐车堵住,只得艰难地后退,以至于副驾下车求着来车帮助指导倒车,最后终于避让开了水泥罐车。这时候,我整个人都处于紧张之中,把后车队友的路虎当了森林人,挥手让其向前(领路)开走。我们继续前行。
我还算清醒,不敢碾压着深深的车辙走,而是横切过去,尽量避免底盘触碰。即便这样,在一处比较平坦且稍宽的泥路中,底盘处还是发出“哐哐”的声音,于是停车查看。一这看不得了,汽车底盘防护板竟然已经垮塌一半,前侧悬挂着,离地仅不到十公分(17寸轮毂的车型最小离地间隙为188mm),且“铲”满了泥巴。我们即刻傻了眼,断定已经无法继续前行,最让人忧心的是,一小滩黑色染“黑”了泥巴——这就明白地告诉我们:发动机下方的铝制机油盒撞破了,发运机的运转处于高度危险中!
这时,我们真是处于孤独无助的境地。我知道,可以用铁丝梆着前行。一辆车正经过并停下查看,副驾即刻请求帮忙。也是在正确的时间,遇到了正确的人——这位驾驶员正是这个大型改扩建工程的经理(施工项目是从他那里知道的)!他下车查看了一下,让我们去工地找铁丝,又说给个二、三十元找个工人来帮忙,还立马叫来了工人。没多一会工夫,底盘防护板梆好了。我们自然千谢万谢。

继续小心前行。又遇一处施工挡道,询问要一个小时才能通行;经实告遇险并求助,指挥的工人好心调开了推土机。我很紧张,生怕这时再次发生意外。顺利通过后,知道已经离山下公路不远了,心里稍微缓解了一直绷着的紧张心绪。然而,前方迎面又出现一串大型工程车,硬是逼着我们后退,否则不能通行。副驾下车又是一阵苦求,一施工人员亦好心帮助我们一点点地向山崖边倒退,直退到工程车能够安全通过的地方靠停。
终于,我们受伤的车车,平安地开到了公路。公路边,依然没有施工警示牌!也是我们真的很倒霉,这项工程头一天才开工。
调节一下紧张的心绪,我也不忘拍拍风景。我都不知道,我怎么把这车艰难地开出了大山,来到了这么平坦的公路!

前已告之班长,这时班长来电询问,说如果机油还在渗漏,就一定要停靠路边,等待他与修车师傅前来。我们即刻靠停路边等待。等待中,地面上又有了一小滩机油!不久,班长与师傅前来。师傅在机油盒皲裂缝处,做了双层粘合处理,加上了机油,汽车再次上路。

而后,我们发现,当车速上了时速60后,就有“哒哒”的声音在左侧出现。到达国华镇修车铺,一查看,是一颗镙丝钉扎进了轮胎,很快修复。


试行后,发现还是有不明声音出现。师傅将车用升降机托起再次检查,说铁丝梆着底盘防护板上高速极不安全,于是拆除,并发现还有一丝机油盒裂缝,再次做了修补。小镇人真的很善良、厚道,这一次小伙子不收费用呢。

此时已经傍晚5点了,班长让路虎队友打前站,翻李家山往曾家镇去安排吃住,班长的森林人则在前方等着我们。
我们再次上路,尽管做了上述处理,依然有“哒哒”声出现,而且在时速40也能清晰听到,我们只得缓慢前行。去往曾家镇的道路尽管还不错,但却是山路,仅47公里需要开车1个半小时。似乎是翻过了两座山,天色由灰暗直到漆黑,只有车灯照着不远的随处可见的无穷无尽的拐角,整个大山中,我们的车依然在孤独中像游魂似地爬行着。尽管我已经很累,但因为需要高度的精神集中,竟然一点都不困。不久,路过一个小镇,发现班长的车在前方等着我们,心里涌起一阵温暖的感动……
其实,在这艰难困苦期间,还有一件事情也揪着我们的心,那就是我们在旺苍错过了加油的机会,现在油早已经进入红线报警区,且只有一小格了!
进入李家山后,道路异乎寻常的好起来,油光水滑的柏油路“宽阔”起来,拐弯处出奇的宽大,估计是为旅游大巴设计的吧。
前往,仍然黑暗一片,但光明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