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下马陵,不得不提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董仲舒在汉景帝刘启时来到长安,成了朝廷的儒学博士,类似于我们今天的教授或顾问。在这期间,董仲舒专心读书,几年过去后,董仲舒的学问愈加精深,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师。到了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且鼓吹“君权神授”,受到汉武帝的重用。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在中国文化思想上产生了极大影响。从此,儒家文化成为中国封建史上的正统。
董仲舒去世后,汉武帝亲自为他选择安葬之地,并修建祠堂。出于对董仲舒的尊敬,据说,汉武帝每次经过他的墓地时,三十丈之外,便下马步行。从此以后,便形成了一条规矩: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无论是骑马还是乘轿,凡经过董仲舒的墓前,都要下来步行,下马陵的名称便由此产生。也有学者提出,在今天西安市西边的兴平市汉武帝的陵墓茂陵的旁边,有一座墓冢, 相传才是董仲舒的墓。同时,墓冢附近有一个村庄, 名叫“策村”,名字就来源于董仲舒提出的“天人三策”。村中大部分村民都姓董,相传他们就是董仲舒的后代。
下马陵的第二种说法,这里曾经叫作“蛤蟆陵",因为关中话“蛤蟆”与“下马”发音相似,所以误传为下马陵。白居易著名的诗作《琵琶行》里写道:“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蛤蟆陵下住。”同时代的诗人皎然也写道:“翠楼春酒蛤蟆陵,长安少年皆共矜。”
如今的下马陵有纪念董仲舒的董子祠、凉亭和董仲舒墓,这里是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马陵道路长825米,董仲舒祠堂里,草木春深,斑驳的大门,盘踞着老树根,路面青石板上,回响的是那段君臣之义的永恒。
(图片为作者原创,文字摘自《长安处处有故事》一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