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共情的力量

共情的力量

作者: 莫名喜悦 | 来源:发表于2019-02-20 19:50 被阅读0次

    首先非常感谢伙伴们愿意在一天辛苦工作后花时间来听微课,我的普通话很普通,希望大家见谅,今天要讲的内容是共情与教练共舞,内容摘在《共情的力量》。

    共情推理就是日常生活中的读心术、、、、、共情可能是头脑能做的第二伟大的事情,而最伟大的就是意识本身。高等动物都擅长读心术,共情的实质把你的生活扩展到别人的生活,是把你的耳朵放到别人的灵魂中,看见真实的脆弱,用心聆听和感受每个人都需要知道自己是被爱的。如果没有彼此,我们将一无所成。

    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你是谁?你感觉怎么样?你怎么想的,你最看重什么?这些都是共情需要去探索的问题,是教练建立亲密和信任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享今天的内容1、共情的产生A神经生理基础B人类独有的镜映能力2、共情的疗愈力量3、表达共情的7个步骤。

    第一部分、共情的产生有哪些神经生理基础。

    共情对我们的生长、发育、生存都很重要,共情的能力是直接连在大脑的神经回路找那个,尤其是连在大脑中两个不同但又相互关联的区域中------杏仁核和新皮层,杏仁核是原始脑也叫情绪脑,是快速产生欲望、暴怒、疯狂、极乐的部位,也是生成眼泪和储存我们最有意义的个人记忆的地方。对于我们面对的每一个人和我们所处的每一个情境,杏仁核所问的最有力的问题就是:我正面临被伤害的危险吗?进入“战斗或逃跑”的准备状态。这是遥远的过去人类的生存本能。4杏仁核统治着大脑中的所有神经回路。大约1亿年前哺乳动物为了完成更需要理智的目标,开始进化出新皮层(或者叫理智脑),随着进化情绪脑和理智脑发展出相互作用的关系,衍生出了利他主义和自我牺牲等内容和情绪。

    共情的产生还有一块就是镜映能力(镜像神经元原理)举个简单的例子帮助理解什么是镜映。书中作者的女儿艾瑞卡5岁的时候发现有3个肾脏,做了8个小时手术后回家修养的过程中,有一次我在房门口停下来想看看她怎么样了,从门缝里,我看到她坐在床上,拍着自己的后背:“嘘,没事的宝贝儿,”她用一种安慰和确认的声音对自己说,“所有的事情都会好起来的,妈妈会照顾你的”听到5岁大的女儿用妈妈般温柔的语调和满心关爱来安抚自己,她知道自己被爱着的,也相信自己值得拥有这份爱,重复和模仿妈妈在各种情况下跟她说过很多次的话,以此来照顾,妈妈充满关爱的声音已经成了她自己内在的声音。所以共情是可以培养的,我们可以从与人的相处中发展、培养共情能力。

    第二部分共情的疗愈力量。

    共情是理解他人特有的经历并相应的做出回应的能力。不知道大家在做教练的过程有碰到女性客户探讨他们家的大衣柜,男性客户会去探讨戒烟或者健身的问题,如果顺应客户的问题去解决当下的焦虑。可能只是隔靴搔痒甚至南辕北辙。

    下面我讲一个Lisa的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处。Lisa35岁左右是一位身材高挑、很有吸引力,职场精英,她动作干脆利落,每隔几分钟就要看一眼手表。

    “第一次面谈时,我都要做点记录,”我说,“您不介意吧?”

    她眉头微皱。“我不确定您是否需要这样做,”她说,

    “我知道您是一位心理学家,但是我并不打算做长程心理治疗。我听说您的专长是使用各种替代疗法,我想用一些维生素或中草药之类的东西来让我镇静,改善睡眠。或许等我不太忙的时候,我会考虑去上一个减压的课程,但现在我只想要点什么东西能让我每天好过一些。”丽莎很想要一个快速见效的解决方案,而且明显不想去探索她这些症状下面的深层原因,这让我觉得应该把节奏慢下来。如果我想要帮她,就需要了解一下是什么事情把她弄成这个样子。

    “我会很乐意回答您关于维生素和中草药及这些东西减压效果的问题,”我说

    “但是首先我要先对您有所了解。我明白您现在就想要点这些东西,但我觉得,如果我不了解一下您的情况就给出建议的话,是很不负责任的。您介意我问您几个问题吗?”丽莎的眉头皱得更紧了,嘴巴紧闭,做了一个“这可不是我想要的”表情。“好吧,如果您觉得这是必须要做的。”她回答,眼睛却直直地盯着窗外,身体在椅子里不自在地挪动着。

    我对她的耐心表示了感谢,然后开始问她一些标准化的问题。聊到家庭情况时,Lisa唯一没有提到父亲

    “您没提到您的父亲。”我说。

    “我父亲过世了。”她说。我注意到丽莎的眼眶突然变得柔软湿润了。

    “很抱歉,”我说,“您能告诉我他什么时候过世的吗?”

    3年前,”她咬着嘴唇说,“他是4月份去世的。”“他是3年前的这个月去世的。”我回应道。丽莎点了点头,然后突然弯下腰在她的包里找东西。她这个快速的无意识动作告诉我,我们刚才的话题触及了她强烈的情绪。她继续在她的包里翻找,眼睛一直朝下看,我就看着她,但只能看到她的头顶。过了一会儿,她直起身来,对我浅浅地笑了一下。“不好意思。”她说,手里捏着一叠纸巾。

    “没事,”我说,“我想我能理解您的感受。”

    “您能理解?”她问道,并用纸巾轻拭眼角。

    “您毕竟只有一个。”我说。

    “一个?一个什么?”“一个父亲。”我说。 她盯着我看了一会儿,她内在的一些东西好像突然间就消退了。她深深地叹了口气,眼中噙满泪水。“每次说起他,我都会哭,”她充满歉意地说道,“我两个姐姐都说我早应该调整过来了。她们说我的反应像个小孩儿。”

    “ 我还不是很了解您的情况,”我说,“但我不觉得您为父亲落泪就像个小孩儿。”这时她的眼泪索性顺着脸颊流淌下来,她也没有刻意去止住泪水。您的眼泪告诉我,您对您父亲有着很深厚的感情。”我继续道。“是的,”她说,“我非常爱他。我特别想念他。”

    “我完全理解您对他过世的反应。”我说。

    “即使已经过了3年?”

    “当然了。”我说。

    “所以您理解我现在是什么感觉?”她说,眼睛直视着我的眼睛。

    “我觉得我能理解,”我说,“但是我肯定还需要了解更多的情况。”

    至此谈话打开了一个新局面,Lisa 感受到了安全被接纳、被理解、被支持。Lisa能把糟糕的情况说出来(未完成事件)这对她是巨大的解脱。卸下包袱的她也因此更有意愿和力量去探索自己、解决目前的状况。如果开始顺应Lisa的诉求可能会面临治标不治本,给她想要的并不意味着给她真正需要的。共情可以用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链接,给绝望的人以希望和安慰,修补因为误会而受损的关系,让失去自我的人重拾自信、信任和信念。缺乏共情就像一潭死水,循环打转,以可预测的模式不断自我重复,而鲜有能力打破这种单调的循环,共情是彼此链接的桥梁,提供“扶手和路标“也是与客户建立亲密度和信任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教练过程就不会有defense、不知道怎么问问题等等状况的发生。

    “第三部份表达共情的7个步骤

    1、 使用开放式问题

    2、 放缓节奏

    3、 不要匆忙做出评判

    4、 关注你的身体感受

    5、 向过去学习

    6、 让故事充分展开

    7、 设定边界。

    第一步开放式提问

    开放式问题和防御性问题、封闭式问题带给客户的感受完全不一样,防御性问题隐含着责备。封闭式问题会带来一场权利的游戏,客户要么选择顺从性答复,比如“好吧,您说对了,我知道我哪里做错了“要么就是给出战斗性的答复“比如”您错了,我真受不了您那趾高气扬的样子。"再或者就是满心不爽,拒绝继续沟通。不管是哪一种回答,结果都是一个人赢,而另一个人输。当然用共情标准来看,两个人都输了,因为沟通就此搁浅,相互间的理解也不会有进展。

    开放式问题是在表达共情,因为这样能传达出对每个人独有的反应和回复的尊重,在你问出一个开放式问题的时候,作为教练你是想从她那里了解到事实并进行沟通。而且你是真心对她的看法感兴趣,好奇。这相当于你先交出控制权,允许他人把你引领到他想要或者希望你去的地方,而不是你努力把谈话带到一个指定的方向上。封闭式问题就像是把他人关在门外。当我们能够把偏见和预判都放在一边,敞开大门迎接新的体验时,开放式问题就能帮我们看到无限的可能。

    第二步放缓节奏。

    节奏放缓能让我们的想法跟得上这些情绪,往产生情绪的情境中加入一些镇静和归因。有意识地努力把节奏慢下来,其实就是在让共情表达出来——正如心理学研究者所发现的那样,共情在过热(或过冷)的环境里是无法生存的。就像植物需要光照和阴凉的均衡一样,共情在极端条件下也会枯萎。 诸如恐惧和愤怒这样的负面情绪对身体新陈代谢的需求很高,会造成一种强烈的生理唤醒的状态。“一般认为,在生理唤醒水平很高的情况下,会伴随有感知焦点的收窄。”心理学家罗伯特·W.利文森(Robert W.Levenson)和安妮·M.罗夫(Anne M. Ruef)这样写道。当各种激素都在分泌、肌肉收紧的时候,我们感知的焦点就会收窄。具体来说,我们只能看见自己的愤怒和恐惧,其他细微的情绪就会被无视。我们其实就是因为情绪而“失明”了,变得只关注于战斗还是逃跑以应对这个局面。帮他人把节奏放慢下来,对情绪进行远观,是你对他们表达共情的一个非常有用的方法。

    第三步不要匆忙做出评判。

    当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在说“你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的时候,他也是在表达共情,意指“今天的你”已经跟“昨天的你”有所不同。我们能对他人造成的最大伤害之一就是认为他们的个性是固定不变的。这样的话,我们就把生命的河流看成是一个与其他水源都割断开来的浅水池,它逐渐会变成一潭死水。当我们跟另一个人说“你总是这种反应”“这就是我,永远也改变不了了”或“我能像看一本书一样看透你”的时候,我们其实是在往河水里扔满障碍物,阻挡了共情的自由流淌。如果这样做,我们不仅否认了发生改变的可能性,还阻碍了个人的转变。如果认定我们的存在方式是一成不变的,我们的个性像石头一样固定,那我们相互之间的互动方式就是可以预测出来的,即完全是原有模式和固定回复的不断重复,鲜有可能去拓宽我们的视角、扩展我们的视野。如此受限定的世界——由理论来驾驭,由标签所表征,由预判来掌控——就像是一片干涸的河床,坚硬、干枯,远离其他水源和支流,这可与它原本强有力的样子大相径庭。

    第四步关注你的身体感受。

    生理同步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情绪影响到身体,和特定的躯体反应反过来如何改变我们的感受,都是非常重要的。我想要弄清楚一个人是多么智慧或多么愚蠢、多么好或多么糟,以及他当下的想法是什么的时候,我就让我的面部表情尽量精准地模仿他的表情。然后,等着我的头脑或内心为了呼应这个表情会出现什么样的想法或情感。

    第五步向过去学习。

    共情能在当下的连接和亲密关系中创造奇迹,但也总是同时关注着过去。我们需要去知道并理解过去发生了什么,我们要明白旧有模式、评判、理论和理想化是如何影响着当下所发生的事情的。当我们学会把过去和现在分开来看时,我们才能客观的看待事情想清楚真正的原因意味着:除了尊重他人的过去,也要注意我们自己的过去。过去尚未解决的任何冲突都会被带到当下的互动中。了解自己并发展对过去冲突的觉察是培养对他人共情能力的必经之路。

    第六步让故事充分展开。

    当我们陪另一个人站在悬崖边上时,共情会提醒我们这是那个人的旅程,我们出现在那里是为了陪伴和帮助他。我们的作用不是引领而是跟随,不是主导而是参与,不是为了总结性发言而是为了让沟通能持续流淌。我们表达共情的方式就是让自己完全参与到故事当中,尽自己所能去帮忙,并感恩自己也能成为这段经历的一部分。

    第七步设定边界。

    教练维持着介入和抽离之间的平衡,我们要知道什么时候介入是必须的,什么时候离开才是对关系最好的

    在谈话过程中时刻聚焦于客户想深层表达的信息,避免自我暴露。

    好啦再次感谢大家的耐心倾听,今天微课到此,有需要探讨的地方烦请留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共情的力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zlk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