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生感悟ABC》悅己文学世界
二元对立已过时,世界惊爆新前提!

二元对立已过时,世界惊爆新前提!

作者: 感知主义者 | 来源:发表于2018-10-05 09:13 被阅读36次
二元对立已过时,世界惊爆新前提!

王建平:《感知世界》

感知是这个世界存在的前提,这世界是个封闭的感知循环体。而贝克莱说:存在就是被感知。他的意思是:存在已在,感知认识并确认存在。存在属于本体论,感知属于认识论。贝克莱的理论导向唯心主义,对存在与感知有严重的误解。他无法解释存在为什么存在?感知为什么感知?存在是客观的,感知是主观的,这必然导致主客观对恃。这把人既引向客观存在,又导向主观认识,二元对立就是这样产生的。

首先,没有客观存在。事物在感知的条件下出现,事物应感知的需要出现,事物的存在没有其他的根据,事物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供给感知,与感知互动。其次,生命是唯一的感知体,事物是唯一的被感知体,生命与事物的存在就是感知与被感知的存在,感知是生命与物质的宿主,生命与物质共同服务于感知。所以,感知是生命与物质的本体,并不是生命与物质的能力。感知就是世界本体,不是世界的认识,世界就是感知世界。

人把世界看作为物质世界和看作为生命世界,但人从未把世界看作为感知世界。人的认识在客观自在和主观自我意识中徘徊,建立起以物质为中心或以人的自我为中心的世界观。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占据了人的全部思维空间,左右着人的生存行为,这种状态不仅使生命与物质产生矛盾,而且,导致生命与物质的存在意义晦暗不明,导致人生存目的长期缺失。人并未认识到感知方式是生命与事物存在的根本方式,感知力是事物运动的第一推动力。存在中,生命与物质在变化中都是暂时的存在过程,而感知方式和感知运动则是永恒的存在。

感知世界是物质世界和生命世界观念的飞跃,并将重建本体论和认识论。感知世界是新的世界观,以感知为目的,使生命与物质获得存在意义,物质的来源,生命的去向都不再是问题。而感知的任务,就是为生命与物质的共同存在传递互动信息,使生命与物质良好存在而产生良好的感知信息,这就是感知力运动的目的。

世界因众多生命在感知、众多物质因感知而存在。人是生命之一种,人具有最大的感知范围和最强的感知力,人创造了最复杂的感知内容。感知值是衡量感知内容的指标,良好愉悦的感知与恶劣痛苦的感知决定感知值的高低,人都在为获得高的感知值去努力生活。

所有的生命都具有感知欲,感知欲激发出感知力,感知力的运动创造感知值,感知值反映事物的存在状态。事物的存在就是为了不断创造更多、更高、更稳定的感知值。生命与物质在进行着感知的接力,一切存在并不盲目,创造感知值就是永恒的存在意义。

相关文章

  • 二元对立已过时,世界惊爆新前提!

    王建平:《感知世界》 感知是这个世界存在的前提,这世界是个封闭的感知循环体。而贝克莱说:存在就是被感知。他的意思是...

  • 认知驱动第三章第二节

    二元对立:恭喜你走出二元对立,来到真正的成人世界 一直受困于二元对立的这个概念,这一节看的很仔细,解开了我的疑惑 ...

  • 简:爱,不存在二元对立的世界

    图文/喜悦 二元对立的世界 爱是不存在的 这里的爱 都是条件 是交换 爱,存在于 超越二元对立的大平等里 超越二元...

  • 非黑即白

    今晚在整理玛雅历法资料时,看到有关二元对立的定义。我们所处的这个三维世界是二元对立的世界,非黑即白的同时也带来了灰...

  • 周岭《认知驱动》拆解(十三)

    第二节 二元对立:恭喜你走出二元对立,来到真正的成人世界 本节从孔子《论语.为政篇》我们熟悉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

  • 虚空的舞蹈

    无有二元对立的世界里 随缘流动 随缘起现 蹁跹舞蹈

  • 二元对立世界之外

    一、 今天和#100天写作挑战#群的小伙伴聊关于自我接纳的问题,有个叫千与的小伙伴说,昨天她去上海听红月的《生命全...

  • 心想生老师高阶第4期第27节回答完毕

    1、不利、有利,高低、对错,都是二元对立的思想,它们只存在二元世界,只是假我的分别。 一元世界是造物主、真我的世界...

  • 3.15-3.21塔罗周牌

    滋养,二元对立的元素。

  • 思维模式

    二元对立的中和思维

网友评论

  • 尼采在芝华塔尼欧:还有,宇宙中每天都有生命在终结,也就是俗话中所讲的“地球离了谁照样转”,一个生命终结,伴随它的感知也就消逝了,可其他未曾被终结的生命的“感知”还在吧?我有这个疑问。
    感知主义者:@尼采在芝华塔尼欧
    你死了,其他生命在感知,只要感知存在,感知的世界就存在。无感知不存在。
  • 尼采在芝华塔尼欧:我想到一种情况,假如一个丧失意识和活动能力的植物人患者,他是一个生命体这毋庸置疑,但其还具备您说的“感知”的特质吗?我还是偏向于认为“感知”是生命的一种能力,而非特质。您能否解答晚辈的疑惑呢?
    感知主义者:@尼采在芝华塔尼欧
    人就是感知体,生命体是一种错误的解释,人活着就在感知,死亡就停止感知。如有疑惑,参见我其他文章
  • 一点文字:深奥!

本文标题:二元对立已过时,世界惊爆新前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znf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