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我的故事哲思
东野圭吾《恶意》——小小种子也能长成挥向他人的刀

东野圭吾《恶意》——小小种子也能长成挥向他人的刀

作者: 我是兔子啊 | 来源:发表于2019-12-16 21:19 被阅读0次

    突然想写下现在开始读过的书的一些感想,今天有时间去书店坐了半个下午,在漫无目的地在书架中穿梭的时候,看见了东野圭吾的专架,对于这位名人我听说很多,但是很惭愧我还没有读过多少他的贵作,在大学的时候有幸拿到一本他的《解忧杂货店》,记得当时还出了电影。初读时没什么感觉,只觉得很是朴素的笔风和略带一点无聊,是需要我些许耐心去读的。反正闲来无事倒也读了。

    出乎意料的是相当好看,像是一支陈旧的香烟,刚拿到呛人,结果是越来越上头。

    所以今天挑了一本《恶意》。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非是这本,我当时就看中这本。

    所以要开始了,不喜欢剧透的就别往下看了。


    小小的恶意,也能长成一把大刀。

    野野口和日高是一对从小学就一起长大的好朋友,这两位后来成为了两位作家,日高是受人敬仰、收入不菲的那一个,而野野口只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儿童文学作家。

    故事开始于在一次野野口拜访完日高后,当和理惠——日高的第二任妻子——一起再次返回日高家时,猛然发现日高早已倒地不起的时候。

    最后一位主要人物——加贺,作为本案的调查人员和警官,同样随着事件的推进出现在小说的篇幅中。碰巧的是,加贺在做警官之前,刚好是和做作家之前身为教师的野野口是同校的同事。

    我本来以为这又是一部执着于作案手法,在犯罪嫌疑人身上再做多少惊险转折的推理小说,说实话我对这种类型的小说一点感觉都没有的,这种小说的套路无非在各种一笔带过的细节处下手,在一个时间点后开始“惊叹”被忽略掉的案件线索,当然这种“线索”越多,需要去构思的整篇结构和内容都是成倍增加的,我不否认这种小说的难度 ,但是——

    真的太好猜了!

    就像最近的悬疑电影《误杀》《利刃出鞘》,《误杀》都要好点,毕竟别人先叙述的手法,我难免会受到影响。但是《利刃出鞘》整篇给我一种求着你猜出来的意图在里面作祟,当然可能别人想给的惊喜点不在于作案人员,而在于后半部分(找个时间写个《利刃出鞘》的感受),不否认都是很好的电影,但是一旦知道套路了,想要知道谁是凶手,甚至这部电影在中途大概会有几次转折是符合人员数量和剧本长度的都是能够猜出来。

    说多了,继续回到《恶意》。

    事件的叙述没有花费多少篇幅,干净利落,人物描述也很完整,交代完出场的几个主要人物之后,马上开始事件的推进。这也是我对东野圭吾有好感的地方,《恶意》和《解忧杂货铺》都不会做过多的白话平述,虽然辞藻没有那么华丽和更容易刺激读者,但读完后却能让人久久回味。

    不过出乎我意料,也是我开始感兴趣、想要继续读下去的的地方是,作者在第二章,也就是整本书还没有五分之一的时候,就给出了这个案件的真实凶手——野野口。

    这一做法让我大吃一惊,我想一般来说这种推理小说,哪怕是比较优秀的,都至少会在一半过的时候交代凶手,甚至只是犯罪嫌疑人,这样方便于一系列的快速犀利的推理,层层快速推进 到真实凶手,给读者一种吃惊和爽快的感受。《恶意》不安常理出牌的手法让我感到非常疑惑,难道是转折处需要篇幅会很长吗?但是这种手法不会使得读者厌烦吗?读者不是作家,作家会给与自己的作品最大的耐心和爱意,但是读者如果没有在合适的时候收到反馈,那他们会拒绝继续将阅读进行下去,没有读者的书,很难去评价是不是一本合格的书。

    在这个地方我停留了很久,在全书不到五分之一的地方截断了凶手身份和意图,这一做法让我开始兴奋起来,我知道后面必定会有转折性的情节,写得次一点就是凶手身份的转折,好一点就是作案动机的转折,我试着从之前的得到的线索开始反推,并试着推翻加贺这个对野野口有偏见的“假警察”的推理,但是我很快发现所有的线索都被用光了,而且线索的串联都合情合理,第二章花了比较大篇幅描述了加贺对于此事的推理,加上野野口自己也承认了实情,甚至是以野野口第一人称的角度写的!所以凶手就是野野口。

    我顿时一阵心塞,感觉自己进了一个套,这是这本书对读者的‘恶意’所在。这么早把凶手推出来干啥?能不能坚强点!能不能再挣扎抢救一下!哪怕你夺门而出我都觉得你是一条敢反抗的真汉子,你就坐在那干干脆脆承认了算怎么回事?看得我真的想亲手送野野口上刑场。

    带着好奇和点些愤怒我继续往下面看,好在作者对推理爱好者还是有善意的,留了个野野口死活不肯说的作案动机给我们猜。野野口和日高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虽然中间有几年没有联系,但是后来日高念及旧情给野野口介绍了出版社,这才有野野口儿童文学作家的工作,不然谁认识野野口这个不挣扎的小子(所以在这个时候我就对他有偏见了吗?)。当时日高已经准备和妻子前往加拿大定居,我猜可能是因为野野口嫉妒日高美好的生活和畅销作家的身份才在行程的前一晚动手的吧。在拜访完日高后偷偷从房子背后溜回去,一镇纸敲死了日高(作家的作案工具都带着文学气息,满满的槽点),再以电话线缠在脖子上以作掩饰(有什么好掩饰的,头上那么大块包怎么可能看不见)。野野口回家后马上在出版社编辑面前假装日高给自己打电话制造不在场证明(后来才发觉这个不在场证明简直全都是漏洞),随后邀请日高的妻子——理惠——一起回日高家,假装自己第一次到达案发现场。

    其实不算高明的作案手法,漏洞还是有很多,比如说野野口假装日高给自己打电话却忘记了无论座机还是手机都是有通话记录的,这个不在场证明是必须由其他证据来支撑的,只要查一下日高家的记录就能发现这是假的(这样回想起来,野野口不可能不知道这个事)。不过我们的‘假警察’加贺对野野口的疑心起于野野口问了两次日高的死亡时间,这是我没有意料到的,至少在我的角度看来,两次对死亡时间的询问的描写都是合情合理。只不过加贺认为,既然野野口先后两次拜访日高,同时中间还有一次电话打来,那么野野口其实是最能首先辨别出死亡时间的人——说起来还是有道理的。

    加贺对野野口作案手法的推理让我心服口服,我也无话可说。那么既然作者留了作案动机给我自娱自乐,那我何乐而不为呢?野野口自己有一本类似于日记本的东西,这个日记本会记录每天野野口遇见的人遇见的事,加贺也不出所料地好好翻了下,发现日高这个人私底下是非常可恶的,比如因猫屎而毒死隔壁家的猫这件事就看得出日高是一个斤斤计较、睚眦必报的个性。加贺为了找出野野口的作案动机(没有合理的动机不能结案,即使作案人已经承认),开始对日高以及野野口之间发生的事情进行了调查,随后在野野口家里翻出了大量作品草稿,而这些草稿的内容基本上和日高畅销小说的内容雷同,此时加贺已经坚定了野野口是日高的影子作家的事实,杀人动机可能是日高在去加拿大之前没有把两人之间的事交代好,或者说一直以来野野口都受日高的压迫或者威胁,不得已成为了影子作家。在加贺的不断追问下,野野口终于道出事情始终,原来在野野口还没有成为作家的时候,写了一两部不错的小说,在把这些作品拿给日高这个已经专业作家鉴赏的时候和日高的前妻(日高的前妻在文中前半部分几乎没有篇幅,信息量少的情况下,我对野野口这种说法信以为真)一见钟情并且做了不可描述的事情,当然按照狗血剧情的发展自然被日高发现了,并在他俩策划谋杀日高的时候当场抓包,一起为证据威胁野野口给他当影子作家,之后一举成为拿下多项大奖的畅销小说家。

    我在这个时候更倾向于可能是证据的消除或者分益没有商量好,毕竟如果是一直以来受压迫的话,不会等到最后日高终于要离开日本去遥远 的加拿大的时候选择动手,加害人终于要走了却突然决定要动手,要动早动了,不会等到现在。

    但是我一直没等到描写分利的篇章。

    很明显在这里作者又给了我一个如鲠在咽的惊喜,同时也是我比较疑惑的地方。按照野野口的说法,在很久以前他就给日高捉刀,那要动手早就动手了,何必等到现在?这其中必定 有一件什么事情是没有告诉我们的,分利不均或者准备毁坏契约是最好的动机。

    所以东野圭吾对小说真的用苦良心,推理到这一步,即使把杀人动机写成“长期怨恨致使杀人”相必没有任何不妥,换一个警察也许这部小说就到此为止了。但是前文对加贺与野野口的关系做了描述——作为两位曾经的教师同事,加贺对野野口的了解绝不仅仅犯罪嫌疑人那么简单,对前辈的敬畏推动着加贺继续对案件的探索。说实话,如果此时描写的是一个全新的人物——此处指的和案中任何人物没有牵扯的旁观者角度,那么此处的继续追查未免显得点些刻意,哪怕曾经的教师同事渊源也不足以让警察继续追查下去,但是加上加贺较真的性格以及对前辈常有的敬畏,一切都显得合情合理。

    带着这种较真的心情,对周围的声音不管不顾,加贺继续了他的追查。现有的材料不够,就继续往之前的时间走。日高和野野口是在小学还是初中的时候认识的(忘记了),那时的野野口性格内向懦弱,经常受班里的恶霸藤尾欺负,而且方式花样百出,泼盐酸(初中怎么搞到的盐酸?),脱光野野口的衣服再把他绑起来都是家常便饭,藤尾的跟班们都说野野口是藤尾的“钱包”,因为几乎野野口所有的钱都上交给了藤尾。所以野野口越发胆小怕事,甚至因为害怕报复而帮助藤尾欺负其他人,其他人也因为害怕藤尾而来欺负野野口。

    所以加贺明白了野野口的过往是在校园暴力中度过的,不过值得可疑的是藤尾这个恶霸,在读书读到一半的时候进入了交管所(原文是交管所,我估计应该是中国的青少年劳改所之类的地方),原因不详,有说是打人打了个半死,也有说因为强奸了隔壁学校的女生。

    看到这里我还是有所疑惑,在我看来这段调查没有什么有具体意义的地方,对案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但我还是耐着性子读了下去。

    后来日高在野野口的生命里出现,离开了野野口的日记本,周围人对日高的评价是热心肠,为人善良。这明明和野野口中的日高完全不一样。在加贺的追查下,发现在野野口被藤尾欺负地陷入泥沼不可自拔的时候,日高一直陪伴着野野口度过了那段地狱一般的日子,上放学一起,吃饭玩耍一起,可以说是野野口当时被孤立的日子里,在我看来,一道耀眼的日光。

    这使我对剧情更加好奇。所以是日高在长大的日子里变恶毒了?致使于让他反过来欺负野野口?还是说另有隐情。因为正如我之前分析的,要动手早动手了,不会等到现在。

    加贺继续推动着情节的发展,一切原因不详的事情都值得调查。他没有去纠结于日高在这几年是否变了性格,而是转头开始调查起了藤尾的事件。加贺调出文档,知道了当年藤尾因为奸杀了隔壁学校的一名女生而被收进交管所,当时的场景还被藤尾另一个跟班用一台摄像机录了下来。为了调查案件而专门去阅读所有日高小说的加贺突然联想到,这个情节和他的畅销小说《禁猎地》里面的内容大幅相同!

    所以日高知道当年校园奸杀案的全部经过?他是当年藤尾的跟班吗?那他是否还保留着当年的那份录像带呢?

    加贺开始追查起了那份录像带的下落。他知道肯定不是日高参与的这件事,当时日高热心肠,为人正直善良,经当年的同班同学说,日高是少数不服从藤尾的少数几个人之一,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成为藤尾的跟班,还帮助他强奸一名无辜的女生呢?

    于是加贺拜访了当年藤尾的几名跟班,经过调查,这几个人全部否认当年参与了强奸案,事情过去太久了,加贺根本没有办法验证他们说的话是真是假。可是在机缘巧合之下, 加贺发现这部录像带居然落在了日高的手上,而野野口正是知道这件事情的人。

    一切的一切似乎都连贯了起来。日高并不是一个睚眦必报、斤斤计较的人,正如理惠和其他当年同班同学所描述的,日高是一个热心肠 、善良正直的好人,即使看见了那部录像带中,帮助藤尾强加那位女生的人正是野野口!他依然用热情的态度对待野野口,甚至帮助他找到了工作,但是野野口仍然是当年内向胆小没有立场的小人,不仅毒死了日高邻居的猫,还把这件事嫁祸于日高,而因为害怕日高前去加拿大而把这件事透露出来,他选择了杀害多年的好朋友及恩人,日高!

    故事到此就全部结束了。最后的反转我万万没想到会从作家之间的嫉妒转变成当年的校园暴力,似乎一切有有着一种联系,恶与恶之间从来都没有分开过,野野口没想到,原来日高最畅销的小说《死火》,其中的原型人物烟火师傅,直到最后都记得原来常来拜访的小孩子,从而打破了他剽窃日高所有作品的想法,那个小孩子就是日高。

    小小的恶意长成了一把挥向恩人的刀,从小在野野口心中,当年帮助藤尾按住那位女孩的那个瞬间种下的恶意,在多年之后仍然根植于野野口心中,因为当年同样的事情让自己踏入了地狱。

    恶意从没有消失。这部书让东野圭吾在我心中的位置再上一个台阶,笔风对我来说是朴素的,但却给我一种干净利落的感觉,就像是打磨多年已经回归本源的一把无名日本刀,无锋无亮,朴素至极,但却意外的有力到直击我的心口,心中不仅是对野野口的恨铁不成钢,也是对日高的惋惜,对被强奸女生的同情,对藤尾的痛恨。这部小说让我相信,小说想要成为一门艺术,其核心绝不在于剧情或者笔力这种技术类的标准,小说一定要回归人性,才能称得上一门艺术。


    看完的同学不要紧张,我故意有很多剧情没有写出来,有时间和条件的同学可以去买一本来看看,一起交流关于读后的观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东野圭吾《恶意》——小小种子也能长成挥向他人的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zqk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