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长,是我本家的一位伯伯。16岁时,遭到还乡团迫害,在那个杀人如杀鸡的乱世年月,他借了几块大洋,偷偷的爬上了开往上海的火车。
一个从未离过家的农村娃娃,到达上海后,在好心人的帮助下,辗转东北,参加了四野。后来,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他都参战了。一个连打光了,他成了连长。一个营打光了,他成了营长。
一路打过,浴血奋战后,他竟然成了师长。一个没有上过学的文盲师长。
师长后来老了。儿子们都在军中效力,年纪大了,身边没有个人陪伴。侄子,他的一个侄子,一个光棍,自告奋勇去陪伴自己的伯伯,老师长特别开心。在军队干休所,侄子陪伴了他七年,伺候了他七年,照顾的无微不至。
老师长最终还是走了。带着侄子对他的爱,带着满足,悄悄的离开了这个世界。老师长去世后,部队鉴于侄子对老师长的照顾,想给侄子安排一个可以退休养老的工作。可是,侄子说:我想做生意。部队的首长没有说什么,最后补助了侄子7万块钱。那是上个世纪90年代。那时候,沿海城市的房价不过六七百一平。7万,应该算一笔巨款了。
侄子带着这笔钱回到了老家。意气风发的他,扬言不出三年,必将创造更多的财富。但是,拘泥与眼界和知识,不出两年,这7万块钱赔了个精光。
我想起来了《人生》里面的高加林,一个从农村走向县城的高中生,最后,还是回到了农村,那个生他养他的地方。
或许,侄子就是那个高加林吧,城市和美好的生活昙花一现。如果,他选择一个有退休金的稳定工作,哪怕是闲职,他也不至于六十多岁的年纪,现在还天天还为生计发愁。或许,这都是命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