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孟子·告子上》11:放心

《孟子·告子上》11:放心

作者: 花石冈 | 来源:发表于2022-10-25 20:08 被阅读0次

    《孟子·告子上》11:放心

    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陶行知先生讲:“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两千多年前的孟子也讲:“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再向前追溯,孔子讲:“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泛爱众,而亲仁,学有余力,则以学文。”

    可见,对于学问本质的理解,是一脉相承的,指向于同一个方向——做人。

    孟子讲的“求其放心而已矣”,其实就是对迷失、偏离之心的复位、追回。

    今天,我们讲“我办事儿,你放心”,讲“您就把心放到肚子里吧”,虽然与孟子所讲的“求其放心”有所区别,很可能是出于一处的。

    一、内以安己

    孔子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人谈过“仁”,却从没有给“仁”下过定义。客观来讲,孟子也没有给“仁”下过定义。在这里,他讲“仁,人心也”,严格来说也不是定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仁”没有那么玄妙,就是人之为人应该葆有的心。但凡你还是个人,就应该有这样的心。

    如果推展的话,可以推展到他讲的“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他讲“恻隐之心,仁也”时,也不是在给“仁”下定义,而是强调对身陷困境的人报以同情,是人人都有的内在仁心。沿着“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再往前推展,便是他讲的“性善”。

    葆有人之为人应该有的心,回到“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的根本属性上,才算是“求其放心”。

    之所以要时时处处“求其放心”,就是因为受到外在环境、内在欲望的影响,人的内在仁心会在自觉不自觉间发生偏离,甚至迷失。修身的本质就是时时处处参悟、对照,让偏离、迷失的心回复本源,回到“性善”的本质属性上来。

    千万不要小看这个“求其放心”,一下子自内而外地解决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全部问题。所有的问题归为两部分,一是“我”这颗人之为人的心所可知、可行的,没有什么好说的,正确的坚持去做,错误的立行立改就是“求其放心”。二是“我”这颗人之为人的心所不可知、难于行的。这种情况下,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坚持从自己所知道的“性善”出发,尽自己的力,能做到什么程度就做到什么程度,问心无愧了,就是“求其放心”。

    二、外以安人

    民间为什么更流行“我办事,你放心”,流行“您就把心放到肚子里吧”!说到底就是推己及人,只有内里“求其放心”过的人,才会明白这个“求其放心”何其通泰、愉悦。也只有感受过这种“求其放心”后的通泰、愉悦的人,才在推己及人时,能够意识到让人放心的好处。

    一个基本的推演逻辑,自己能“求其放心”了,才能让人放心,才会形成一个基于彼此放心的合作共同体。如此,才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社会。

    孟子讲,如果自己养的鸡呀、狗呀迷失、走丢了,是个人都会想办法去找一找。作为人之为人根本属性的内在仁心迷失、偏离时,反倒不是每个人都会“求其放心”的。不能不说这是一种悲哀。这也恰恰表明,外在物质世界对于人的干扰力量不可小觑。

    “求其放心”何其难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孟子·告子上》11:放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acz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