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羡慕小孩子,觉得他们天真、无虑。无非因为孩子们的世界里非黑即白,棱角分明。
喜欢就是喜欢,讨厌就是讨厌。可以就是可以,拒绝就直白地说不。不用为不喜欢找借口,也不必为拒绝打掩护。
长大后都说,人生实苦。无非是因为一贯的黑白认知遇到了巨大的质疑。
比如谁都知道要勇敢say no,可是当想要拒绝的是大客户或者顶头上司呢?比如明明知道爱一个人就要真心去追,可是你根本不知道其实对方压根不喜欢你这种类型呢?比如你相信努力就有回报,削尖了脑袋往高处走却发现能力有限只能到达某个层面呢?
以前总以为,所有事物的标准都只有两道,高的那一道,低的那一道。
这些游走在黑白边界之外的模糊境遇,没有一端的认可,也并没有另一端的否定。
教科书上没教,电影里没提,小说里没写。却偏偏是我们遇到最多的情况,处理起来又无章可循。
伴随着这些“不按常理出牌”的情况愈发肆虐,在这个世界上存货的时间越长,你接触到的信息就越多元化,它们不再顺着是非好坏的x、y轴正交发展,而是渐渐地有了360度环绕的可能性,进而成为了空间的、立体的、错综复杂的一团糟。你认知的底线一次次地被强制拓宽。
你第一次承认“圆滑世故”不失为一种高情商的褒义词;你第一次承认“走后门”这种行为是人之常情没什么可耻;你第一次意识到,人的能力并不是无限大,它有限得可怜;你第一次怀疑,“运气”这东西真的能为成功铺路。
看破“天机”的你走入了死胡同。因为这些浑浊的认知,让你的棱角变得没那么分明,让你一些稚气的坚持没那么有底气。你一边因为内心的秩序被打乱而不安,一边又苦于找不到合适的规则建立新的秩序。
以前,你的心里只有黑白两色,一道分界线将他们拦截开,所以你从没想过去探索,黑的边界是什么,白的界限又在哪里。而现在,身处在一团乱这种的你,不得不一一理顺那些有的没的。
朋友和敌人之间,理出了亦师亦友、点头之交、酒肉朋友;爱和恨之间,理出了漠视、无感和有条件的关心;优秀和差劲之间,理出了没那么优秀但也没那么差劲。
现在明白了,大多数时候我们都与最高和最低的两道界限无缘,而更多的机会是,以自己内心浅薄的秩序与这两道之间看不见的高地左右来回过招。
你一点点理着这股子乱麻,一步步又遇到新的多元界定。心里的秩序一点点完善,又一点点被打破重建。开始你以为这件事总有个头,最后却发现哪里会有终点,永远在重建的路上才是常态。
直到有一天,你都有些看不清原来的黑白两道,你的内心的秩序由薄薄两行变得几本书也写不完的厚重。回头看看,已经脱胎换骨,游刃有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