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电影最后谢霆锋饰演的阿敖站在一架钢琴上对邦主(甄子丹)说:如果当时我们两交换,结局还会是这样吗?随后阿敖向后倒去,以自杀完成”不认命“的结局。
陈木胜导演探讨过很多次这样的两难局面。
《扫毒》里的张家辉那句”你选的!贵人!“直斥刘青云当日选古天乐不选他的忿恨。仅仅是因为刘青云觉得张家辉孤家寡人,二选一选了一个有家庭责任的。那个时候,刘青云是两难。同样是兄弟,非要选择,非要你死或者我亡。
《新少林寺》中,好人没有好报,与大魔王打斗到最后无一生还。大魔王躺下血泊中望着尸体悔恨,那一刻升起了恻隐之心。”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用所有好人的命换一个人的”屠刀“值吗?这是两难。
......
1、回到《怒火·重案》,人生有很多两难的部分,但是如何选择都是个人的性格决定。邦主因为不安人情世故时常得罪上司导致升迁无望。可是他业务能力强,在警队中仍有一席之地。如果时间倒流。他不会是出格的那位,因为性格决定命运。电影用很多次的细节描述了邦主的日常,如何硬茬,如何不给高官贵胄面子。”两百块的茶钱我留在这。你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当然骨气的背后是要付出代价的,比如被穿小鞋。
2、邦主和阿敖是两种人。一种是普通人,比如阿敖。遇到不公平之后开始怨天尤人,打击报复。他从来不思考自己为什么会到如此境地?还有被逼死的队友,因为受不了同行的唾弃自杀。懦夫!自杀是最没有用的结束生命的方式。如果自己放弃自己,他人又如何帮你?何况,除自己之外世界并无他人。另一种人是邦主,耿直,超级耿直。在他的世界里有个关于正义的规则,他不想撒谎也不愿阿谀奉承。社会需要这样的人,体质内更需要这样的人。往往这样的人只有业务能力超凡才能生存下去。因为水至清则无鱼。人生要当哪种人?两难的局面又常出现了。
3、不得不说,电影中的爆炸镜头一如陈木胜导演的招牌,特别劲爆。武打戏部分也拳拳到肉,特别狠。从视觉上来说,冲击力非常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非常推荐在大屏幕上观看,视听效果更强。
4、黑白对决显得脸谱化。也许我们真的不清楚那些被仇恨冲昏头脑的人到底在想什么?是什么让他们能够”杀人不手软“?是他们心中世界迟迟不来到的正义?还是对人性善部分的求而不得呢?阿敖出狱后杀了自己的未婚妻,因为她不守承诺离他而去。他心中对”承诺“是有偏执的,因为应允了就必须要做到!可现实是,人性是复杂的。如果不复杂,他又何须”杀人泄愤“?
5、致敬陈木胜导演!天堂安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