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两年与家人之间博弈的不断升级打怪,我终于有点开窍了。写下来分享给大家,也是对自己的提炼和总结,欢迎在留言区探讨你们遇到的代沟问题和解决方式,可以给我们彼此更多的学习和借鉴。
1 代沟是如何产生的?
很少听说古代人之间有代沟问题,我猜想是在长达几千年的相似的经济条件下,时代发展缓慢,上下代之间的生活方式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而且彼此之间的物质关系联系相对紧密,表现为大家族式的群居生活,加上价值观念没有大的改变,因此人们推崇和谐圆融的生活状态。
也很少听说在现代的欧美国家有代沟问题,我再度猜想可能是因为他们商业发达,一直践行的是相互独立的生活理念,个人有自己的空间,不需要因共享关系和空间而发生密切接触,避免了发生高频度生活摩擦的机会。相反,他们的文化就是要保证各自的独立性和差异性,即便是上下代之间成年之后也很少会居住在一起。
而在现在的国内,正好处于生活方式急剧变化,价值观念也发生急剧变化的变革年代。人们面临的是传统家庭观念的束缚和现代生活理念的冲突,老人希望多操心儿女,儿女希望能独立生活。年轻人如果真的能实现独立也就罢了,问题就出在,即使自己不需要,自己的后代却仍旧需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照料。
一方面可能是经济水平的限制,让我们无法承担独立育儿或者雇佣他人育儿的费用;另一方面,国内的雇佣诚信机制还很难达到让人很放心的程度,父母并不放心将幼儿完全交给陌生人照顾。加上有些老人会主动承担照料儿孙的责任,于是,现在年轻人的家庭生活,仍然会出现阶段性的群居生活。而一旦生活在一个空间,就会发生对生活“权力”的争夺,即所谓代沟。
2 如何面对代沟?
子女总是嫌父母唠叨,过度关心;父母总觉得子女长不大,需要控制和管教。在我看来,是因为父母和子女都没有真正的成熟。
退一步讲,人与人之间,即便不是上下代的亲子关系,也会出现差异和隔阂。如果要避免产生大的摩擦,只能是各自保有独立的生活空间,除非——你们是彼此价值认同、情感深厚的亲密爱人。
所以,这里提到两个概念:亲子关系和亲密关系。
可能在很多传统国人的观念里,会认为血浓于水,家人是最亲的,亲子关系等同于亲密关系。而随着价值观念的不断变化,我们会发现,很多上下代之间越来越无法理解彼此的世界。所以以现代中国大部分家庭的生态来说,亲人可能至多是情感上的依赖,很难说会有多少价值上的认同,而要做到这一点对于彼此来说都太为难。只有情感依赖而无法实现更深层次的价值交流的,不可能走到亲密关系这一层。所以,现代亲子关系因年轻人教育理念的变化,可能在幼儿阶段更容易达到亲密,却很难在子女成年后持续保持住这种状态。
价值上不能相互理解和认同的人,本质上来说就是两个世界的人,即便是父母与子女。所以,把两个不同世界的人按在同一个空间里来生活,就不在一个频道上。如果双方没有相当的成熟度和忍耐力,摩擦必不可少。
3 寻求解决代沟的方式
提升共情能力
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很多的故事,人的性格都是经由这些长期的成长经历磨练而成的稳定特性,很难会在成年甚至年老之后做出改变。
比如,父母那个年代是穷过来的,物质条件没有那么丰富,一把伞、一双鞋、一个包都可以用很久,坏了修,破了补,这种长久而深刻的成长记忆让他们很难接受铺张浪费的生活方式,即便在他们中年或者老年时,物质条件已经得到极大改善的状况下,这是根深蒂固的观念。
而我们这一代,出生在物质条件不断丰富的年代,层出不穷的新品琳琅满目,通货膨胀的经济状况让全社会都在提倡消费,而且还要消费升级。双十一、双十二、情人节、圣诞节各种节日各种促销换新频频上阵,全社会都在求新求异,手机可以三年换两次,衣服每天要不重样,外卖、包装都讲究干净和一次性,反复利用的环保理念尽管不断有人在提倡,却很少见到有人在践行。所以,让年轻人穿几年不变的衣服,用几年不换的电子产品,别说他们自己觉得跟不上潮流,连商家都不会同意。
在这样的意识理念相差巨大的关系里,还要生活在一起,子女以为自己在迁就父母,父母还觉得自己在迁就子女呢。其实用“迁就”这个词,就显示出了一些勉强、不情愿为对方去考虑的意愿,那生活必然也不会太痛快。如果我们换个词,换成“理解”,这里面就多了一些宽容度,多了真正站在对方角度去考虑问题的这层意义,而这就是我想说的共情能力。
共情,让我们换了一个视角,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观察他所面对的世界,其实是在拓宽我们视野的宽度,也能让我们真正的怀有善良和仁爱之心去理解、宽待甚至帮助他人。人与人之间是相互的,退一步并不是为了给对方尊严,而是让自己也有了空间。
共情能力不仅在亲子关系里重要,在社交和职场当中更为重要。当然,如果能对“外人”都如此共情,为什么不对自己的父母使用呢。
提升成熟度
著名经济学家薛兆丰曾在奇葩说里提到一个经济学上的汉德公式:人在这个社会中,应该由更容易适应这个社会的人进行改变,这样在达到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成本最低。改变这个世界很难,但是看惯这个社会、适应这个社会并没有这么难。通俗一点理解就是,适应能力强的人就多去适应,这不是要求,而是客观事实。
那么,在年迈的父母和年轻的子女之间,谁更适应现在这个社会呢?我觉得是大部分的子女更容易一些。因为年轻,因为接受新事物更快,因为学习能力更强;也因为我们这一代的大部分年轻人相比较自己的父母而言,文化水平更高一些,自省的意识更强一些,自我提升的诉求更强一些,眼界更高一点。所以,结合前面讲的共情能力,不要过于为难父母,因为寄希望于他们有多大改变,也有点不太现实,就不要给自己添堵了。
忘了是谁说的,亲人之间不要沟通理性,而是沟通感情,理性能接受的事情感情可能接受不了。
子女如果能够尽早地接受父母的现状,找到合适的方式在保全自己生活空间的前提下,尽力地去适应他们,其实已经是在适应社会了。越早适应父母的人,社会生存能力也会更强。
我们当然希望父母可以成熟客观来看待子女,但是如果他们不能,不要强求。但子女如果想更好的适应这个社会,就必须成熟且客观地认识自己,并且成熟客观地认识父母。经验告诉我,在经历不断升级的摩擦之后,我给了父母更多的尊重,他们反而意外地也会给我更多适度的关爱和独立的空间。如果我们可以尊重同事、尊重朋友、尊重师长,就要同样尊重自己的父母。
只有把父母不仅当成父母看,而且还当成独立的人格来对待,子女才是真正脱离父母的羽翼,独立起来了。
提升影响力
有了共情能力,能够从更为成熟的角度去看待代沟问题,我们至少可以自保了。但是如果还可以扩展一些边界,适度地提升自己在家庭当中的影响力,就能体验到更上一个层次的幸福感了。
当然,这个还要看父母的接受程度和他们的思维边界。子女希望父母能和自己一起变得更好,但是也要看他们有没有这个能力和你一起提高。不要企图一朝改变,一点点释放你的推力;不要试图去打破他们的底线,用更多的关爱和理解去让他们也逐渐懂得共情能力。最终,双方都会不断成长,往更加健康的亲子关系方向发展,那时的状态才会是彼此共融。
我们这个时代是特殊的一代,也许我们和我们的下一代之间已经不太可能会出现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这是教育理念的改变,也是生活方式的前进。但是我们的父母那一代,他们是艰难的一代,是适应他们当时的生存环境的一代。除了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帮助,我真的不知道做什么才能让我觉得自己更值得做他们的儿女。
亲子关系是一场伴随成长而不断分离的关系。有没有真正的成长,就要看你是否已经学会用恰当的距离去面对自己的父母或子女。成长,于父母是,于子女更是。
成长路上,且行且珍惜。
米亚的榴莲 原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