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孝经·圣治章第九》之十

《孝经·圣治章第九》之十

作者: 让世界因我的存在而更加美好 | 来源:发表于2022-03-17 23:30 被阅读0次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共学《孝经》圣治章:“君子则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

    “不然”,就是君子不悖德礼,有道德的君子,他说话,必定考虑是否可使人道他才讲;他行出事来,必定思量可以让自他真正快乐他才行;他遵循道德仁义,必定为人们所尊仰;他做的每一件事,必定可以为人取法;他的容貌和举止,必定端庄可以观瞻;一进一退,都是合乎仪则,可为法度。君子就是守此六事,面对人民。

    第一“言思可道”。君子说话前,要想一下所讲的内容可不可以让人称颂传道。唐玄宗注解:“思可道而后言,人必信也。”这是强调一个能够谨慎自己言语的人,可以得到别人的信任。人们相信的,不是能说会道的人。《论语》“述而篇”讲了个故事:鲁国国君是周公的后代,吴王是周公伯父泰伯的后代。鲁、吴两国的国君同姓姬,依礼,同姓不能通婚。但鲁昭公从吴国国君的家族中娶了一位夫人,按照惯例,国君夫人的称号应是出生国的国名加上本人姓,应该叫吴姬。但为了回避同姓,昭公为她改称号叫“吴孟子”。此事就引起了议论。孔子率弟子周游列国、客居陈国时,陈国的司寇来拜访他。陈司寇就问孔子:“鲁昭公懂得礼吗?”显然,这就是指那个敏感的话题。孔子反应灵敏,当即郑重回答:“鲁昭公是懂礼的。”后来,孔子临时离开,陈司寇就跟巫马期说:“我听说君子是不偏袒别人过错的。孔子是鲁国最著名的君子,也偏袒别人的过错?鲁君从吴娶同姓妻,还称她‘吴孟子’。鲁君这样做,算是懂礼,还有谁不懂礼呢?”等孔子回来,巫马期把陈司寇的话报告孔子。孔子听后则愉快地说:“我真是幸运呀,如果有了过错,人家必定让我知道。”我们看,面对别人问国君知不知礼,孔子说知礼,是为国君隐恶,而后,面对别人指责他偏袒国君的过失,不知礼,孔子说自己很幸运,感谢别人指出来。这就是会说话,他说这番话,谁听都没毛病,谁传也传不出问题来。这就是言思可道。

    第二“行思可乐”。君子在行为前,一定要先想:自己的行为是否能够给大众带来安乐,能利益大众,再去做,这就是为人民的公心。玄宗注解:“思可乐而后行,人必悦也”,这样思考后再行为的结果就是人民都欢喜而拥戴你。“言思可道,行思可乐”言行都强调要先思。言的标准是可道,行的标准是可乐,依照可道、可乐的标准抉择过,就自然是“终日言,无口过;终身行,无冤尤。”

    第三“德义可尊”。唐玄宗注解说:“立德行义,不违道正,故可尊也。”所说的话、所做的事以道为标准,一做出来就立住了道义,就能使人民尊敬。隋朝大儒刘炫说:“德者,得于理也,义者,宜于事也。”做事依据的法则合乎天理,具体做出来的事情符合道义,对所有人都好,德是在内,义是在外。“立德行义”首先是自己心里立住了道的标准、然后守住标准不违背,进而行出来的都是正道,做事都恰当正确,大家就都尊敬。《弟子规》讲:“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一个人得到尊重,最重要的是他有德行,不是看他的外表。什么是貌高者?有很高的学位,很美的容颜或者有很多的财富、名位,这些都是貌高者,都是外在的,不看这些,就看德,观察他为人处世的标准,有德有义才是真正令人尊敬的。

    第四“作事可法”。唐玄宗注解说:“制作事业,动得物宜,故可法也。”这是讲到所从事的事业,君子的所作所为,都恰当合宜,能够为大众做个好榜样,使人民效法。

    第五“容止可观”。“容止”,仪容和举止。容貌仪表,可使人民观瞻。这是为政者思想境界的外在表现,要能表现出仪态之美。一个人的容貌仪表也表现我们的内心,譬如我们穿衣服异常奢华,就是虚荣,如果过分简陋就太简,如果邋邋遢遢的,表示我们内心缺乏恭敬。如果衣服穿得很暴露,也不行,要干净清洁符合我们的身份,人的一举一动,都跟他所受的教育相关联。唐玄宗注解说:“容止,威仪也。必合规矩,则可观也。”人的仪表、举动、都要合乎规矩、礼仪,这才“可观”,可以观瞻,就不仅是能够看得过去就行了,儒家讲“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举止动作有教养、有美感,值得人效法。

    第六“进退可度”。一进一退,都符合法度。唐玄宗注解:“进退,动静也。不越礼法,则可度也。”我们从小就学习洒扫应对,比如《弟子规》上说:“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掀起或放下门帘要轻缓,不要拉很大声。

    一方面,窗帘也是一种比较细致的东西,如果你用力很猛,它上面的钩环都可能掉下来,这是爱护物品。

    另一方面,也是提醒我们不要惊扰或伤到帘子附近的人;走路拐弯时,与棱角保持宽点的距离,避免撞到自己或碰到别人;这都是告诉我们,从家庭生活细节当中,就要学习这种细心专注的精神,做事,动作要细腻,动作、态度,都不可以粗鲁,其核心都是提醒我们要代人着想、和常怀恭敬之心。一举一动都能想到仪规,这样的行为就“可度”,值得人评价、称度。“以临其民”,就是面对人民。

    一个在上位的管理者、企业领导人如何面临你所管理的人?或者说学校的老师、家长如何对待孩子?就是行这六事: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仁义天道是无法用语言界定言说的,他们需要在当下的合适合宜的行动中有所表现,精神需要赋形,人格需要可感,君子需要姿态。这种行仪不仅仅是一个“从里到外”的过程,而且能起到“从外到里”的反馈作用。

    君子的品德需要传播,古时靠什么传播?只能靠行仪,不像今天有媒体,没有的都能包装出有。在文本教育缺乏的古代,君子进行传播的主要媒介,就是靠君子本身的行为方式。“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就是君子将“天道仁德”贯彻于自己当下之行动之中,以礼来安顿,在自己的人格与行动中就有美的显现。因此,“天道仁德”虽是不可言说的,但我们可以从君子的身体、言语和行动中去体会。也就是说,这六事不仅仅是君子对别人的方式,这种以临其民的风范,体现就是君子“至德着身,天道在怀”。

    《中论》法相篇:“夫容貌也,人之符表也。符表正,故性情治。性情治,故仁义存。仁义存,故盛德著。盛德著,故可以为法象。斯谓之君子矣。”君子不光内心要有宗旨,还要表现出这样的道德、风度,人望而畏之,你才容易带团队,否则别人就不服。“若夫堕其威仪,恍其瞻视,忽其辞令,而望民之则我者,未之有也。”一个人不注意威仪,不注意说话辞令,却希望老百姓效法你,未之有也。作为社会的一员,每天都要与人接触,人人都想被人尊敬,一群独一无二的个体聚在一起,谁最终会给人留下美好印象,无外乎两点,最初的外在,然后的内在。内有道德,外有威仪。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记载:卫襄公问:“何谓威仪?”对曰:“有威而可畏谓之威,有仪而可象谓之仪”。有威严使人敬畏,言行举止可让人效法叫义。君主有威仪,他的臣子就敬畏爱戴,则而象之,所以,君主能保有他的国家,让好名声长存于世。臣有威仪,他的下属会敬畏爱戴,他就能守住官职,保住他的家族。顺是以下皆如是,以此类推,所以上下才能相固也。家国稳定。君子就是行此六事: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这才能成为人民的楷模。这六事是要在一点一滴的戒慎恐惧中学修,是君子修身的功夫。

    (注:文字部分为讲师手稿,与音频稍有出入。)

    思考题

    1.如何将君子的六事运用到自己的身心之上?

    一个在上位的管理者、企业领导人如何面临你所管理的人?或者说学校的老师、家长如何对待孩子?就是行这六事: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仁义天道是无法用语言界定言说的,他们需要在当下的合适合宜的行动中有所表现,精神需要赋形,人格需要可感,君子需要姿态。这种行仪不仅仅是一个“从里到外”的过程,而且能起到“从外到里”的反馈作用。

    2.认真思惟一下六事当中哪一件是自己要警醒的?

    作为社会的一员,每天都要与人接触,人人都想被人尊敬,一群独一无二的个体聚在一起,谁最终会给人留下美好印象,无外乎两点,最初的外在,然后的内在。内有道德,外有威仪,对自己而言,最主要是要向内修自己的德性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孝经·圣治章第九》之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anbd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