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035215/746e782f89cdb681.png)
我到18岁的时候,家里才在湘中的某个小城买了房子,一家人算是有了自己的真正意义上的家,那年我高三在此之前的十几年,都是租住在妈妈的朋友家,我叫伯娘。
那个院子里的人,都是租住在伯娘家的,伯娘的老公是搞工程的,比如给城市修马路、建大楼、修公园,所以,那个院子里也住了很多工人。
在那个院子里,年龄层次不齐的小孩有十几个,其中有个小哥,是伯娘的外甥,他是第一个走出院子的人,走的美术路线,06年考上了北京的一个二本学校。每次哥哥放暑假、寒假回来,容貌一年比一年好看、气质一年比一年好。就是因为他,我当时向往着北京,想着一定要走出小城,去一线城市。
跟这位小哥的年龄差距有点大,算不上朋友,他的消息都是断断续续的从家人的口中听到的。毕竟,当年住在一起的人,后来虽然各自买房后分开了,但每聚在一起,一定是聊当年那个院子里的八卦。
我知道了,小哥在北京做市内设计,因为美术功底好,很受老板器重、他在北京没有亲人,他很想家、他长的帅,谈了个北京女朋友,但是对方从不在公开场合介绍他、他分手了、他又恋爱了,他决定离开北京了、他把北京的女朋友带回老家订婚了、女朋友离开他,回北京了、他跟小城的初中同学结婚了,他生了一个儿子、他坐牢了,被判了8年......
当年小哥第一次从北京回来给我们院子里的每一个小孩都带了礼物,送给我的是一本《哈利波特中文版》。
一个人在一线城市工作生活的孤独,多年后我在上海有了切身体会。但他之所以是现在这样的结局,也是他一步步的选择,我们总说选择比努力重要,在他身上,这句话,没错了。
在北京的时候,没有选择买房,实际上,他自己家当年在小城买了140个平方的房子,家里有两辆车。伯娘是他姑姑,对他家很是关照。
我们这个小城,没有什么工业基础,有钱的人家要么是当官、要么是搞工程,其余的开小店、开出租、做小生意等都只能解决家庭的温饱,小城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麻将馆,年轻的、年长的大汉混在一起,在夏天的时候抽着烟、光着膀子搓麻将。女生找男朋友已经不在乎对方是否结婚了,只要有钱,甚至父母都会帮忙谋划如何搞定这个男人。当然也有过普通日子的老实人,但人人家里基本上都会出一个赌徒,我家也不例外,整个城市的氛围,很浮躁。
小哥的父亲想要包工程,借了钱、拿房子做了抵押、包了工地,然后让小哥回来帮忙。再过了几年就是小哥的父亲破产的消息了,房子被银行没收、外债逼人,母亲只能住在媳妇家、当年有钱的伯娘也因病过世了。可能因为经济压力,小哥跟一个小学同学一起合作,做了网络ZP,金额有40多万吧,去银行取钱的时候,直接被蹲点的JC抓了。
我一直认为,除非子女能力非凡,靠自己的努力就能大富大贵,否则,下一代能走多远,是少不了上一代的扶持的。一个家庭,需要一代代人的努力和累积,才能走得更长远。
就比如我,如果我妈没有能力给我带娃,我就凉凉了,肯定三天两头闹离婚,所以,我妈帮我带娃这事,是我这个小家稳定的磐石,让我能放心的挣钱、把精力花在自己身上,关爱自己......
其实,对于普通人来说,一生不要犯大错(比如违法)、不要乱投资(比如把全家的积蓄全都拿去踩雷)、不要乱创业(卖房、贷款、借高利贷创业)、不要乱花钱(赌博、追求与自己能力不符合的奢侈品)、不被大病所连累、不被骗交智商税,积累了很多代的储蓄,一次被骗,家庭一切回到解放前的例子数不胜数。对于经营家庭我们不但要稳步前进,还要防止后院起火。
在避过以上的雷区后,再通过时间的积累,一家人的日子,会过得挺不错。而如果这家人注重储蓄、善于理财、每次选择都能相对正确,那就一代会比一代强。所以,有了孩子后,作为一个资质平凡的普通人,我觉得,应该注重保本的积累资金,而非激进投资。
比如,刚毕业,应该选择打工,而非创业、真要想创业,应该选择花自己的钱,而不是让家人投资、能留在一线,尽量留下来,留不下来,也可以选择二线,如果没有非常稳定的收入,慎重选择回老家。
单身的时候,认不清自己很正常,但在社会打滚几年,尤其是结婚有了孩子后,自知之明、脚踏实地、规避风险、关爱自己、懂得生活就显得尤其重要了。当然,所有的一切都基于:我觉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