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时隔四年,又听75高龄的赵老师讲陶渊明讲《归园田居》其一。
距离上一次扛癌手术才七个月的他提前四十分钟到后台候场,他戴着一顶白色的礼帽,叶晓莉老师和陈晓东老师搀扶着他,朝我们后台走来。
不仔细辨认,我竟有些认不出他来。他消瘦了很多,四年前健步如飞的他,却由人搀着来,我自然是不敢认出他来。
在师母的介绍后,我才知道赵老师经历了两癌,赵老师听到师母跟我们提这档事,有些着急地说,跟她们说看医生的事儿干嘛呢。
上课前,师母和王君老师陪在后台候着,师母下场时很可爱地对赵老师说,有啥事叫我啊。她又转头弯腰俯身,双手握拳在胸前对赵老师说一句:祝你成功!眼里满是爱意。热泪又一次盈眶。
晓莉姐问:赵老师,要不等下坐着讲课吧。
赵老师说,这像什么话。哪儿有坐着讲课的。
东哥也过来了,他问王君老师,你站这儿干嘛呢?王老师说,赵老师不一样啊,他是我的老师,他身体抱恙啊……王君老师一直在后台站到赵老师开课几分钟后,才下台观课。
赵老师在后台说话、站立都费劲儿,但他一开课,话语铿锵,情绪饱满。正如他自己所说,上课必须得是激情饱满。也如他所说,学生和课堂才是他的药。
上午赵老师才讲完课,下午群里就发来消息:赵老师身体不舒服,恶心,尹东老师想办法找药。叹息心疼,愿赵老师安好。
赵老师身体力行地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大师风范,他生动地诠释了什么是“清除垃圾污染、坚守诗意栖居、学做快乐诗人。”
二
今天上午的半场活动,由我和来自安徽合肥的唐艳老师主持。期间,唐老师一直很忐忑,她说自己没有什么主持经验,所以随机应变之类的事儿都得指望我。从前期的准备到正式上场,我一直在给她打气。“你走上这个舞台,你就已经赢了,别想那么多啦!”“你的声音很甜,这就是你的优势,不然刘红枚老师也不会选你。”“你不用可以调整自己的短板,把你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就行!"……我们安慰别人的时候,其实也是安慰自己。
今天主持中途候场时,她说:幸亏有你,我觉得特别心安,我学到了很多。其实我平时是个很不主动的人,当时报名主持人海选,也是因为看了你的一篇文章《年会主持感想》,我才鼓起勇气想报名试试,没想到竟然被选中,更没想到竟然能和你一起搭档。
我听完特别感概:那是我四年前的一篇很随意的文章啊,正如卢望军老师昨天跟我说的那样,正是因为你们的喜欢,所以才有了我坚持写作的精彩。
其实,前几日,我的同事江老师也特地发信息给我说,静,我最近在学钢琴,手跟不上脑子,学得很费劲,看了你的文章,我觉得还要再坚持学下去。我回复她:我们这个年龄,还去学小孩子学的东西,本来就很厉害了,一起加油。
正是因为像唐艳老师、江老师一样的读者告诉我,受到了我的文章的启发和感召后有了自己的改变,所以我才觉得,牺牲玩乐的时间,坚持阅读和写作,与孤独共处,是非常有意义的。
原来我真的不是一个人,而是和有着共同目标的一群人在诗意地行走。
三
今天徐杰老师在开课前,和孩子们聊天,他请这些湿地二代们自我介绍一下,说一说自己叫什么,来自哪里,我的爸爸或者妈妈叫什么,他又请相应的家长们站起来跟大家挥挥手。
有的孩子是跟着妈妈来的,有的跟着大姐来,跟着姑妈来,跟着姨妈来,还有两个孩子是跟着老师来的。
有一个孩子的介绍让我们瞬间泪目,她是这样说的:
尊敬的徐老师,你好,我来自安徽,我妈妈也是一位优秀的语文老师。
她说完后,一位漂亮的女老师站起身挥了挥手。全场又一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我们感动的是什么?是被关注,被看到,被认可,而且是来自自己的孩子,自己最最疼爱的孩子。
早在报名期间,东哥统计时就已发现,只有两个男老师是带着老婆和孩子出门的,而很多女老师出门都带着老公和孩子。
今日徐杰老师在课堂上又一次呼应了这句话,他说,你们都是妈妈带来的啊,姨妈、姑妈也是妈啊,怎么没有一个是爸爸带着出门的呢?
妈妈们的细腻,妈妈们的柔软,妈妈们的善良,妈妈们的放不下……
被孩子看到了,所以妈妈们都感动了。
我强忍着泪水,怕花了妆,侧过头却看到我旁边的李姣田老师早已泪水涟涟,我知道她感动着我的感动。我也相信,台下所有的妈妈老师们都一样。
网友评论